本报记者 康传义
不可否认,现在农村焚烧秸秆的现象的确越来越少了,在一些地方甚至实现了“零火点”。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临渭区驻村干部高祥,还是三原县农机局韩永利股长,他们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如果管理上稍微松懈一下,农村的秸秆焚烧必然死灰复燃。现在所谓的“零火点”,实际上是“高压”政策,“禁止”之下的产物。
由秸秆焚烧,推而广之,在我们现在的基层治理之中,还有多少是依靠“禁止”或“权力”强制解决的呢?对此,相关专家指出,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进,基层治理正面临严峻考验。以往,不管是推进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应对群众诉求,不少官员都习惯靠行政干预、用权力摆平,甚至违法违规。这种现象,越到基层表现越明显。
谈到基层治理的这种现象,《半月谈》在一篇文章中,毫不客气地指出,基层要做的工作很多,要完成的任务很杂,怎样才能尽快见到成效?不少基层干部往往选择以行政权力强推的办法,至于法律,能守的守,不能守的绕着走,甚至不惜违法行政。久而久之,有的地方患上了“权力依赖症”,不管是推进经济建设,还是化解社会矛盾,都是行政主导,权力开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基层诸多的复杂问题,很多基层干部表现得也很无奈。他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上级倒逼”。上级政府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迫使基层政府限期完成某项任务,如果到期完不成任务,基层干部在考核、提拔任用上会受到影响。这样的考核制度下,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因此,如何找到有效的途径,实现对权力的约束,应该成为我们不断深化改革的题中之意。对此,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姚先国认为,此前的相关改革一直是政府系统内部做文章,没有找到有效管束权力的手段。“权力清单”则找到了“点子”上,是一个可操作、阳光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路径。限权只是开始,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服务”作为政府根本宗旨的理念更应尽快树立。只有如此,我们基层的治理,才会少些“禁”字,多些“人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齐宇强通讯员秦凌昊薛璐)2015年12月24日,武功县普集镇南显村付志民报销医药费35万元,这是他在享受新农合政策报销13万元基础上的二次报销。一前一后累计48万元的“救命钱”,不仅使付志民的...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