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三原新闻 > 正文

今年我国主要玉米种植区普遍丰收,然而受工业需求减少、养殖业市场长期低迷以及进口玉米冲击的多重影响下,市场价格一路下跌。“秋收之前,我原本与好几位种粮大户谈好了准

来源:陕西日报 2015-12-09 18:2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康传义

“今年玉米成了。”泾阳县三渠镇冯家村村民张三民说。

初冬之际,走进冯家村可以看到,一串串的玉米玛瑙似的挂满了院内院外、房前屋后,一派丰收的景象。由于今年玉米生长后期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关中地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个少有的丰收年。张三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自己家承包的5.5亩责任田,总产量达到了2500多公斤。

然而,望着堆满院子的玉米,张三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往年,秋收一过,很多粮食贩子便会到村里来,到处吆喝着收玉米。可今年眼看着秋收都过去两个月了,也没有见到一个粮贩子的影子。”

   玉米卖不上价,丰收的农民高兴不起来

不仅是“迟到”的粮食贩子,“跳水”的玉米价格更是让张三年忧心。“现在玉米的市场价,已经由去年最高时候的一块三毛多钱一斤,降到了现在的七毛多钱一斤。”张三民说,“这样的丰收,怎么能令人高兴得起来。”

张三民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玉米,买种子需要50元,各种肥料180元,除草剂和农药50元,灌溉两次100元,农机旋耕土地和收割200元。一亩玉米种植下来,仅是资金投入至少就需要580元。这还没有把各种人工成本包括进去。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能保住成本儿就不错了。

当张三民在感慨今年玉米赚不到钱的时候,种粮大户于传洋则在为如何支付农民流转土地的费用而到处奔波。“本想趁着今年的玉米丰收,再扩大一些土地流转规模。没想到,急转直下的玉米价格,让现有流转土地的费用都没有了着落。”于传洋说。

于传洋,三原县传洋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2013年和2014年,他以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分两次在三原县渠岸镇黄毛村流转土地116亩和164亩,目前,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了280亩,并且全部用来进行粮食生产。于传洋无奈地说,按照现在的玉米行情,流转一亩土地,至少也要亏损300元。“今年玉米价格跌成这个样子,真的令人意想不到。”于传洋无奈地说,“种了那么多年庄稼,这样的市场行情,真让人捉摸不透。”

谈到今年不断缩水的玉米价格,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建康认为,这是由多重因素相互叠加所导致的结果:一方面,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我国主要玉米种植区普遍丰收,与去年相比,产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受不断下行的经济形势影响,工业增长乏力,玉米作为很多行业生产所需的工业原料,需求却在不断的萎缩,甚至是大幅减少。再加上近几年来我国养殖业市场长期低迷,也减少了对玉米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玉米市场价格一直远远高于国际玉米价格,国外大量玉米出口至我国,直接压低了国内玉米市场价格。

“现在出去打工,无论咋说,一天至少也能赚一百块钱。虽然家里只有几亩土地,但春播秋收,灌溉施肥,侍弄一年庄稼,耽误的功夫也不算少,咋说也得一个月吧。”张三民说,“如果只算经济账,种地真的有些不划算。如果能将土地流转出去,就能安心地在外务工了。”

  种粮不赚钱,谁还来流转土地

与张三民一样,三原县渠岸镇黄毛村村支部书记徐涛在动员农民将流转土地时,也会向他们算上一笔经济账。在徐涛的动员和鼓励下,黄毛村已经流转出土地1000多亩,占到了全村3000多亩耕地的30%以上,涌现出了很多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

“我的目标是,将村里的土地全部流转给种粮大户。把农民彻底地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徐涛说。“由于很多农民有着很重的土地情结,让他们把土地流转出去,很多人思想上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在给村民做工作时,我都会给他们算上一笔账,将土地流转出去,每亩地可以获得1000元的流转费用。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出去务工,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地种的再好,一家也就那几亩地,除去种地的投入,不会有多少利润。”

徐涛说,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因为种粮不赚钱,虽然撂荒的很少,但真正精心务农的也很少。更多的情况就是,农民把种地当成了副业。这种粗放式经营的方式,是对土地资源的很大浪费。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为了能够让土地产生出更多的效益,会想尽各种办法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看到别的村民将土地流转出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很多还没有流转出去的村民,经常会找到家里来,让我想办法把他们的土地也流转出去。愿意把土地流转出来的不仅是年轻人,土地情结很深的老年人也多了起来。”徐涛说。可谁能想到,农民们愿意流转土地了,却没有人敢接手了。徐涛说,秋收之前,他已经与好几位种粮大户谈好了扩大流转规模的事情,准备将村里更多的土地流转出去。可面对今年的玉米价格,种粮大户们都打了退堂鼓,没人敢再扩大规模了。

在徐涛与村里的种粮大户积极沟通流转土地事情的时候,三原县农业局农业股股长张德仓也在为如何培育更多种粮大户,积极努力着。张德仓说,为了培育更好的种粮大户,按照相关政策,三原县给予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每料粮食每亩100元的种粮补贴。同时,为每一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选派一名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帮扶。很多农业项目,如土地深松等,优先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实施。在相关政策扶持和指引下,前两年,三原县涌现出了一批种粮大户,其中,渠岸镇惠家村种粮大户程平兴还获得了农业部全国种粮大户的表彰。截至目前,三原全县已发展培育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52户。

然而,这些优惠政策,随着玉米价格的不断下行,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张德仓无奈地说,这样的市场行情持续下去,三原县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能保持现有的规模就不错了。

   如此市场行情,明年还种不

“明年在种粮大户的名单中,也许就看不到我的名字了。”洛川县种粮大户拓士军无奈地说。在延安种粮大户中,拓士军可谓小有名气。早在10多年前,热爱种地的拓士军便开始从农场或农户手中大规模的流转土地,从事粮食规模化种植,并且在2013年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种粮大户。

受气候和自然条件等制约,拓士军在洛川县旧县镇厢寺川村流转的土地,一年一熟,并且种植的都是玉米。与关中种粮大户一年可以种植两料庄家相比,在陕北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受玉米价格急剧下降的冲击更大。“今年陕北地区玉米种植,遇到了少有的旱情,减产严重。再加上这样的市场行情,地真是没法种了。”拓士军说。

在张德仓看来,玉米价格之所以波动很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今年到目前为止,陕西省尚没有对玉米的保护价格制度。张德仓说,每年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收获后,国家很快就会制定出台当年的最低收购价,向农民敞开进行收购。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市场的大幅波动,保护农民们的种植积极性。张德仓建议说,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应参照小麦、水稻的最低收购价制度,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

不仅是保护价的问题,在张德仓看来,目前,我们对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尤其是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力度,还依然不够。张德仓说,从现有政策来看,农户种植粮食,可以享受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但所有补贴加起来,每亩不足百元。对于种粮大户来说,除了每亩100元的种粮补贴外,现在,还没有看到任何专门针对种粮大户的补贴或奖励项目。

“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对于今年不断下行的玉米价格,王建康呼吁说。“否则,我国的玉米种植,很可能会步大豆产业的后尘。”王建康说,前些年,为了解决大豆需求量不足的问题,我们从相关国家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这些价格低廉的转基因大豆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后,让东北等传统的大豆种植产区优势荡然无存。由于没有利润,没有几年,就没人愿意种植大豆了。带来的结果是,作为国人食用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现在,整个产业被牢牢地控制在别人手里。

新闻推荐

西农专家为种粮大户开展小麦管护科技培训

本报讯(通讯员王学锋记者雷魏添)“大家看,这个地方的小麦已进入形态学的拔节期,这个时期是小麦对水肥反应最敏感的时期,也是投资效益最高效的时间。”3月8日,在三原县大程镇西张村的麦田里,省小麦高产创...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今年我国主要玉米种植区普遍丰收,然而受工业需求减少、养殖业市场长期低迷以及进口玉米冲击的多重影响下,市场价格一路下跌。“秋收之前,我原本与好几位种粮大户谈好了准)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