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三原新闻 > 正文

现场发现 种粮大户程兴平的“心病”

来源:陕西日报 2015-12-09 20:3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康传义

秋收之后的连续阴雨天气,让三原县渠岸镇惠家村五谷丰登家庭农场负责人程兴平苦不堪言。“由于没有晾晒场地,刚收获的玉米只能露天堆放在院子里。今年遇到了少有的秋淋天气,露天堆放的玉米,还没有晒干就又被淋湿了。玉米最怕潮湿,现在很多都已经发霉、长毛了。可能有什么办法呢?”程兴平无奈地说。

程兴平,2104年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种粮大户。今年,仅玉米种植面积就达到了近600亩。没有粮食晾晒场地,可谓是程兴平大规模从事粮食种植这些年来最大的“心病”。程兴平说,按照现有的政策,土地流转过来,只能从事粮食种植,不能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质。可对于我们这些种粮大户来说,就面临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么多的粮食收获后,如何晾晒,往哪储存?

程兴平计算了一下,按照自己现有的土地流转规模,每年收获的粮食达到了上百万斤。由于没有专门的粮食场地,每次粮食收获之后,程兴平唯一寄予希望的就是,天公能够作美,让自己能够尽快地把收获的粮食晾干。可如果遇上今年这样的连续阴雨天气,程兴平也是毫无办法,想卖又很难一下子全卖出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发霉、变质。

“玉米一旦发霉,就会导致黄曲霉素远远超标。这样的玉米,即使价格再便宜,也没有人愿意收购了。”程兴平说,“今年玉米价格降得这么厉害,再加上这样的天气,对于我们这些种粮大户来说,承受了太大的压力,损失可想而知。”

不仅是程兴平,记者采访了解到,缺乏晾晒和存储场地,成为了目前种粮大户们普遍面临的难题。程兴平告诉记者,他曾经为此专门到山东、河南等地进行考察。他们的普遍做法是,允许种粮大户按照土地流转的规模,按照相应的比例,拿出一定的土地,配套建设粮食晾晒和存储场地。很多地方还为设置专门的项目,并且拿出一定的资金,为种粮大户配套粮食烘干设备等等。当地的种粮大户,很少遇到粮食无处可晾晒、无处存储的问题。程兴平说:“我们也期待着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在做到严格保护土地的同时,解决我们这些种粮大户粮食晾晒、存储的问题。”

新闻推荐

三原国税“12条”激励A级纳税人

今年,三原县国税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扎实推进税收诚信体系建设,推出12条A级纳税人服务激励措施,让A级纳税人享受更加高效便利的服务,带动和激励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一是广泛宣传A级纳税人的诚信...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现场发现 种粮大户程兴平的“心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