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薛璐)近年来,咸阳市以问题为导向,以制度为突破,以“分类实施,精准托养”为工作思路,深化改革,全面创新,按照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类别特性,开展针对性、有效性的分类托养服务,做到精准发力,精准服务,探索实践出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咸阳模式。
2015年,咸阳市残疾人精神康复托养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省唯一一家“残疾人托养服务实训基地”,为全省精神托养服务机构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目前,咸阳市新建的3所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已超额完成了接纳1946名残疾人居家托养的任务。
咸阳市从残保金中列支144万元,在已建立的市级精神托养中心基础上,去年又创建了“咸阳慧爱心智障碍人士服务中心”,为全市智力障碍和孤独症人士提供专业化托养服务,并在武功、三原和礼泉县分别开展了重度肢体残疾人专业托养工作试点。据统计,去年全市举办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班四期,智力残疾人托养班三期,累计托养残疾人513名。
同时,投入70万元,在渭城、兴平和永寿分别创建残疾人日间照料示范服务中心。除永寿县店张镇日间照料中心正在建设中外,渭城、兴平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已投入运行。尤其是兴平市南佐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每周二下午的“残健共融娱乐活动”得到了当地村民们的一致宣扬和称赞。
2015年,咸阳市对咸阳精神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和武功、泾阳、三原县托养服务中心四家机构进行了检查督查,并及时完成了机构整改工作。同时,按时完成了2016年四家机构创建省级托养示范机构项目申报工作。配合市财政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咸阳市2014年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活动。并于2015年10月21日、22日分别对礼泉、永寿、渭城、秦都四个县区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进行了抽查。随后针对咸阳市存在的问题,下发了《关于全市残疾人托养服务示范机构建设绩效工作检查情况的通报》,各县市区残联认真查找不足,限期整改,确保了项目资金在咸阳市得到最大发挥。(G)(2)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景东旭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和激情,带着一颗对教育的痴迷之心,2015年夏,董倩作为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名成员,踏上了三原陂西这片陌生的土地,成为陂西中学七年级的一名英语老师。陂西镇...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