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是“人类在向自然界斗争中的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郭沫若《中国史稿》)因此最能让我们感受到宣城境内古人类文化创造自觉性的便是制陶工艺的发明和发展。和其他地区类似,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发明了制陶工艺,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制作技艺也不断进步。
宣城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器形丰富,纹饰多样,原始古朴。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到了商周和战国时期,陶器开始应用铅釉,使其表面更为光滑,更富色泽。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广泛流传,陶器的种类和颜色更加丰富多彩。
陶网坠:4件,新石器时代,1980年孙埠中学遗址出土,长3.2-4厘米,宽约2.5厘米,其一件为红陶质,另三件为灰陶质,大小略有差别,形制相同。器呈长方形,略扁平,两端界面整齐,近两端处各有一道竖向凹槽,也称绳槽,用于把网坠固定在网上。宣城市博物馆藏。
印纹硬陶罐:西周,1985年洪林舒家边出土,高13.5厘米,口径9.4厘米,底径10.5厘米,胎呈红褐色,扁唇、溜肩、鼓腹,平底。肩部置对称扁条形双横系,罐身为细方格纹,整体似鱼篓形,造型大方,纹饰简洁。宣城市博物馆藏。
方格纹灰陶瓮:战国,1996年2月宣州庙埠三岔河出土,高43.5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22厘米,印纹陶,灰胎,扁唇、圆肩,深弧腹,下腹收,平底微凹。肩腹部饰有细方格纹,该器形体高大,纹饰规整、细致。宣城市博物馆藏。
罐:汉代盛储器,1987年8月,广德县新杭镇扣里村西汉墓出土。高13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8.5厘米。直口,方唇,肩部置耳一对,球形腹,腹满饰弦纹,平底。广德县文物管理所藏。
新闻推荐
新闻链接:市财政局工作人员徐海文介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指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内户外”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村内小型农田水...
广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