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广德新闻 > 正文

再造生命的奇迹

来源:皖南晨刊 2013-06-04 21:53   https://www.yybnet.net/

据有关医学部门调查,我国目前等待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100多万,其中,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人以上。而骨髓移植,是白血病患者唯一能获得新生的希望。目前,中华骨髓库库容已接近130万多人份,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人数仅有2000多例,远远不能达到拯救大量患者生命的需求。究其原因,是因为多数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仍抱着“伤身、伤人”的错误观念,导致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数微乎其微。

2013年6月,宣城市红十字会即将建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检测中心,这无疑将极大方便和简化市民捐献造血干细胞。近日,记者走访了宣城市第一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杨阳,听他讲述捐献前后的故事。

2009年4月的一天,正在北京打工的杨阳路过王府井大街时,看到熟悉的献血车,不由想到他当年在南京读大学期间,累计义务献血2700毫升的往事。当他从献血车旁的宣传展板上看到我国有成千上万名白血病患者正在等着移植造血干细胞救命时,当即萌发了不仅要再次献血,还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念头。

时光荏苒,2011年5月3日上午8:30分,在省城合肥报名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杨阳,通过了各种身体检查和审定,并在打了四五天“动员剂”后,终于开始了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

“医生在我两只胳膊上各插上一条导管,两条导管都连接着血液分离机。血从我的右胳膊流出后,经过机器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后,又通过左胳膊上的导管输回我体内。当时,我母亲一直坐在我旁边,不停给我盖被子,怕我冷,其实我一点都不冷,心里热乎乎的,我一直跟母亲说着话安慰着她。”时隔2年,杨阳对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整个过程至今仍记忆犹新,他回忆说:“没什么不适,只是偶尔有点痛。”

当日大约11点的时候,省和宣城市的红十字会领导看望了杨阳,还给杨阳送来了证书和鲜花,医护人员更是纷纷称赞杨阳的义举。“后来,我才知道等待移植的患者只有21岁,是湖南人,男性,小我4岁。”杨阳称当时捐献给这位兄弟,内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

两年的时光一眨眼就过去了,如今,杨阳已回到了宣城创业,在市区开了一家“罗记超市”。5月30日,记者慕名来到他的超市时,他正在超市里搬运货物,只见他两只手很轻松地就能将四箱牛奶拎起放上货架,身体很健壮。“我出生在广德县柏垫镇,2008年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开始北漂。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我在北京一家公司做地板销售,还摆个地摊、骑着三轮车在北京街头卖水果。现在嘛,还是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父母身边,和他们一起打理自家的超市。”说起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的这几年的生活,杨阳侃侃而谈。

“我很荣幸成为宣城市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常想,我国有10多亿人,除了45岁以上的,如果有一半人的血样资料加入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率就能大大提高。那样,白血病就不是难治之症了,真的希望有更多人成为捐献者。而我捐献造血干细胞2年多时间,身体和以前一样健康。眼下,我在业余时间喜欢上网、看书,每天还坚持到体育场打篮球、做健身运动,生活很充实,尤其内心时时洋溢着幸福……”杨阳说。

据杨阳的母亲赵明秀介绍:“杨阳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左右关门休息,生活很有规律。”谈及儿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赵明秀笑着说:“起初,对儿子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我阻挠过。后来,儿子找来了一些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资料讲给我听,我才明白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对身体根本没有任何伤害,想到自家儿子能够救别人一条性命,也就没有阻挠了。尽管如此,儿子捐献血干细胞后,我还是暗暗地为他身体会不会出现问题而担忧,但现在看到儿子充满朝气,与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没有任何区别,能吃能喝能干活,我很欣慰。”

“捐献2年多,身体和以前一样健康”

骨髓捐献技术升级,捐献者如同献血一样安全

“骨髓捐献如同献血一样安全!”据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明介绍:骨髓捐献是骨髓移植的前提,没有捐献的骨髓就不可能实施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去,骨髓捐献用的还是老办法“抽骨髓”。由于造血干细胞通常存在于人体的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红骨髓中,只有极少数会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过抽取骨髓这条“路”获得造血干细胞,因此也被称之为“骨髓移植”。

近10年来,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抽骨髓”已渐渐被“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这种方法对供者基本上没有不利影响。首先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过程称为“动员”。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对捐献者的身体达到最高程度的保护,已无伤害。

成为一名捐献者的机率只有万分之一

“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其机率只有万分之一!”李明介绍:如果捐献者的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所在地红十字会(资料库省级分库)联系,或在当地的献血车(站)报名。到指定地点抽取6-8毫升血液,经HLA分型检验后,把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通知捐献者到指定的采集地点进行采集。体检合格后,捐献者应在采集中心需连续4天注射细胞动员剂,之后才是进行采集。主要是通过细胞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而其余血液将从另一管道输回捐献者身体。一般说来,100-150ml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就能挽救一个患者。

成为志愿者后,还需要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有许多。比如,要准确详实地提供个人的资料,如捐献者的联络方式、住址、工作单位及电话、手机、电邮发生变化时,要及时通知当地红十字会。须详尽地提供两位不同住址亲友的联系地址和电话,以便在捐献者的资料有变化时,能通过他们与捐献者恢复联络。

“捐献造血干细胞有报酬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明告诉记者:红十字会建立资料库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求,提倡向社会奉献。而按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宗旨和各国骨髓库的惯例,捐献造血干细胞是自愿无偿的。

记者还了解到这样的事实,在捐献过程中,大多数捐献者的捐献愿望都被驳回了。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捐献者的血样一般是几个月或是更长时间以前留下的,而且在抽血样时也并未对志愿者进行体检,因而在配型成功后,需要对捐献者进行体检。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为了保护捐献者,保证其在身体不适时不去捐献;二是为了对患者负责,不把带有病毒的造血干细胞捐给患者。一旦确定捐献以后,各省分库将按照管理中心规定的体检要求,安排捐献者在指定的三甲医院进行体检,只有合格者才能有幸成为捐献者。据相关统计,成为一名捐献者的机率只有万分之一。

加入中华骨髓库,共享生命绿洲

对于高危白血病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而言,骨髓移植是唯一能使他们获得新生的希望,而我国现在等待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就有100多万,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以上。但是,截至近期,虽然中华骨髓库库容已达129万多人份,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人数仅有2142例,远远不能达到拯救大量患者生命的需要,因为配型成功率太低,为400-10万分之一。其中,仅同卵双胞胎能成功配型,而亲兄弟姐妹之间配型成功率只有25%。

10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捐髓存在着误解,认为骨髓移植就是“钻骨抽髓”,因而不少人对这一善举望而却步。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于己无害、于人有利、功德无量的公益事业,一份小小的奉献,就有可能为他人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我们相信,只要加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普宣传,会有更多的人士献出自己的爱心!

新闻推荐

广德法院首次以电子邮件送达诉讼文书

广德讯(汪莲莲)8月9日,广德县人民法院以电子邮件送达的方式,向一起债权案件的当事人成功送达了民事起诉状、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这是自今年1月1日新修订《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该院首次...

广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再造生命的奇迹)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