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恬静的小姑娘,越想越忧伤。因为她知道,明天报完名爸妈又得走了,而且一走就是大半年。但她心里很明白,父母辛劳于外地是为了谁。
像万安欣这样的留守儿童,在广德县誓节镇还有上百名,只是近来有人发现他们变了,变得更上进、更爱学习,留守班级的人数也变得越来越少。近日,记者赴该镇进行了走访。
校园关爱让孩子们更阳光
万安欣今年11岁,是誓节镇中心小学六年级(3)班的班长,不仅成绩优异,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更是老师们的小助手,积极承担班级各项工作。每当周末回到家中,她又成了爷爷奶奶的好孙女,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样样都抢着做。“她不愧是我校留守儿童中的佼佼者,”誓节镇中心小学校长詹代华表示。
“我没那么出色,班里还有好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学习成绩可不比我差。”万安欣腼腆地坐在爸妈身边。“天哪!安徽省学生模范、优秀留守儿童,这还不够出色啊!”誓节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与大家开起玩笑。
“孩子在家平安,父母在外面再累再苦也心安呀,这真得感谢学校多年来的关照。”父亲陈世强告诉记者,誓节镇邻近江浙发达地区,很多当地居民都会前去这些地方打工创业,但以前江浙一带的中小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门槛过高,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只能将孩子放在家中读书,自己则长年在外打工。“这可苦了孩子们啦,我女儿从出生那天起就成了留守儿童。”
据誓节镇关工委秘书长刘瑞文介绍,虽然誓节镇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已跻身全县前列,但十多年前却常被留守儿童问题所困扰。当时政府及各所学校,都面临三大严峻问题,首先是留守儿童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积极。其次由于亲情缺失严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异常,基本上会出现两极分化,要么孤僻自卑,要么脆弱且易怒冲动。更致命的是他们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安全意识不足,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极差,对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
“我们可没有那么差,大家对学习都很有兴趣,老师有空就会找我们聊天,学校还经常组织大家进行各种集体活动。”万安欣虽腼腆但并不甘心“差评”。“你说的很有道理。”誓节中心小学工作人员解释道,各级领导早就指示:不要刻意把留守儿童当成另类,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们融入到集体生活中。“长期以来,学校里的各项关爱活动,都是围绕这一宗旨开展的。”
社会各界助留守儿童茁壮成长
“现在当然很好,可在五六年前本地留守儿童问题并不乐观。”刘瑞文表示,当时誓节镇的留守儿童人数几乎是全县之最,光学龄阶段的就有近300名,各级政府、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均给予了较大支持。
据了解,早在2010年之前,誓节镇中心、石鼓、花鼓、三和小学,都相继成立了学校留守儿童工作领导组,统筹关爱留守儿童的校园工作。筹建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尽量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组织为集体活动。后来为解决亲情关爱问题,学校安排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做代理家长,主要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及心理成长。各所学校均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活动咨询教师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障碍疏导。同时学校分高、中、低三段将留守儿童编为三个大班,每班配一名特殊班主任,由他组织每班一周开展一次活动。“学校对留守儿童始终坚持‘三优先\’原则,即:生活上关心优先,学习上辅导优先,参加各项活动上安排优先。”誓节中心小学校长詹代华表示。
“前年,我们曾考虑过带女儿去浙江,异地就读……不过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万世强告诉记者,在他回家探亲时,发现家乡近几年的变化很大,学校越建越漂亮,留守的孩子们快乐地过着集体生活,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爱中,他们比浙江城市里的孩子更懂事,更能吃苦,更乐于团结身边的小伙伴。“现在我们班因留守住校的同学,成绩都在中上等,比父母在家走读的同学更能吃苦学习。”万安欣在一旁补充道。
“到了2010年之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更是进入快车道。”誓节镇政府党政办工作人员谌谨告诉记者,从2010年起,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纳入全省33项民生工程之中,并明确由省教育厅和省妇联负责实施。全省财政设立6000万专项经费,为每个留守儿童之家配置电视、电话、电脑及图书等。广德县积极行动,将在近期实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全覆盖,保障留守儿童校内有监护,课余有去处。
鼓励返乡创业,让孩子们不再独守
近两年,誓节镇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正在减少,就誓节中心小学来说,2013年统计数字仅为160人,同比减少近10%。“这着实令人振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再好,也还是远离双亲的孩子,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才是硬道理。”刘瑞文表示。当前根治留守儿童问题的办法有两个,“走出去、引进来。”
一是让他们随父母一同进入城市就读,早在2003年国务院就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读应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从2011年秋季开始,安徽省全省中小学生建立了电子学籍,让“义务教育保障经费”随学生电子学籍流动,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到学生名下,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入学。在这方面,广德县教育部门积极进行政策宣传,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让每个孩子无论就读哪个城市,都能享受同等
教育。
二是鼓励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就业、创业。在这方面,广德县人社部门已牵头推进:着力提升返乡回流人员的专业技能,每年定期举办创业意识、专项技能培训班等;为符合条件的创业农民工给予一定数额的贴息贷款;并在农民工创业园租赁场地,培训扶持微小规模企业健康发展。誓节镇则依托广德县开发区西区的地理优势,吸纳大量返乡人员回家就业与创业,不仅可持续地解决了儿童留守这一难题,更增添了全镇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
“压力化解合理,就会化为强大动力。”谌谨表示,誓节镇各界人士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献计献策、筹资出力,踏实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在短短三四年间里,完善了家乡教育设施建设,带动了家乡的各项基础建设工作,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就业创业。“让更多的孩子在父母身边快乐成长,家乡的发展也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腾飞。”
新闻推荐
广德讯(王建军)10月18日,广德县人民法院将梳理的首批30名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报送至最高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届时该名单库...
广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