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红色家庭屡遭不幸,面对那些渴求关爱的眼神,我们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从搅拌机里拽出一条腿与半边身子的季义涛,也许很幸运。
而对于双亲有残疾,全家吃低保的季家来说,这绝对是噩耗,这个拥有红色背景的家庭,如今身陷困境。
12月1日,省、市相关媒体来到广德县邱村镇门口塘社区,走访慰问季义涛及其家人。
从搅拌机里拽出的年轻生命
24岁的季义涛,艰难挪动右腿假肢,来到村口迎候媒体记者,他的母亲杨春娣自小患小儿麻痹症,现在病情越发严重;而患精神疾病的父亲基本不愿出家门,杨奶奶勉强扶墙而立。
“以前季义涛是季家唯一正常的人,现在不仅缺了右腿,连右半边身子里都上满了钢钉与钢板,”广德县邱村镇门口塘社区书记方世华告诉记者。
噩耗追溯到2012年11月5日上午,和达地面装饰公司的混凝土搅拌机轰鸣着,码砖工季义涛正忙着码砖,突然搅拌机进料处的钢丝绳松动了,紧缺人手的管理人员将季义涛临时调派“上阵”,也许缺乏经验,也许搅拌机的振动太大,季义涛紧完钢丝绳便一脚滑入进料口,然后像混凝土一样被搅拌叶片搅入,“然后我便什么都不知了,”季义涛回忆着说道。
“能从搅拌机里活着出来,已是万幸,”方世华表示,当天费了好大力气将季义涛从搅拌机里救出,可是由于伤势过重生命垂危,广德县医院无法治疗,而转入湖州市“九八”医院抢救,院方为保全生命只能将季义涛的右腿高位截肢。
“无奈中曾准备用汽油自焚,”季义涛的亲戚季学兵告诉记者,出院后的季义涛,不但丧失自理能力,也没有工伤保险来保障,连装假肢的钱都没有着落,转眼就是大年三十,一度想轻生的季义涛,如不是受到政府各级领导与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和劝导,其后果不堪设想。
“爷爷季长春,是抗美援朝老兵,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上甘岭战役,负伤复员后于1991年去世,去世时身上还带着两块弹片。”杨奶奶向记者展示,志愿军复员介绍信,信上写着:季长春同志1951年入朝参战,随599团参战三年,负伤后于1955年复员,1958年由广德煤矿转到福利院,后于1962年返乡务农,残疾评定为三级,证明人刘忠言。
季爷爷所在连队是喀秋莎火箭炮部队,即重炮连,其中很多炮兵不仅耳聋,且有不同程度脑震荡,季爷爷正因精神不正常,在伤愈后基本失去劳动能力,方世华告诉记者,“后来全家生活主要靠杨奶奶打理,当时爷爷只得到了一次性伤残抚恤金160元,现在,季义涛的父母每月只有120元的低保。”
“季义涛16岁那年辍学打工,正因家里穷困潦倒,连修葺屋子的钱都是村委会支援的。”季学兵告诉记者,季义涛如有点文化,就不会站在开动的搅拌机上作业,原本指望季义涛能为家里带来收入,如今反到雪上加霜,目前广德和达地面装饰公司,经广德县人社局多次工伤认定及调解后,仅许诺给予30万元赔偿,这连今后换装假肢的费用都不够,况且和达公司也没有为季义涛购置过任何保险,这让季家今后何去何从!
据了解,根据安徽省人社厅2005年第83号文件《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鉴于和达公司没有为季义涛缴纳工伤保险费用,按该通知第四项规定,季义涛可要求一次性领取长期工伤保险待遇,具体数据按190个月和2013年缴纳工伤保险基数每月2305元计算,共43.7万,加一次性伤残补助和假肢费用约66万元。其中按现行政策,假肢费用只能按20年计算,每年最多按6000元算,也只能12万元,而实际上,季义涛的高位截肢假肢费用是4万元,使用期限是四年,每年还需要8%的假肢维护费用,这样平均一年的假肢费用相当于1.1万元,如季义涛正常活到75岁,光假肢费用就达到50万元以上,再加上伤残补助等,其赔付额至少在160万元以上,而鉴于和达公司的经营现状,季家人提出65万元的赔偿要求,而和达公司责任人却三缄其口。
红色家庭背景,酸楚人生轨迹
爱心始终陪伴左右
“关于季义涛的事,正在县劳动局仲裁,今后不要再问了,我正在外地有事儿。”和达公司法人代表王从庆,说完便挂断记者的电话,在赔偿数额方面的差距,季家人再次绝望。“一个光荣的红色家庭,怎么会变成这样?”周边居民无不惋惜伤感。
“一切都会好的,仲裁结果很快就要出来了,这点心意请你们收下,”华安证券广德营业部经理陈新科特意赶到现场,送来慰问金,希望能解燃眉之急。而季母杨春娣表示,“这些年幸亏有各级政府领导与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否则根本熬不到今日。”
据杨春娣回忆,多年来,历任邱村镇领导都曾经亲自来看望过季家,当地党委政府还请村里帮忙修葺了房屋,同时还为季义涛申请到每年720元的伤残补助。自季义涛受伤以来,广德县人社局更是在事故不久后,便找到和达公司负责人,组织了工伤认定和伤残评定,并就伤残赔偿积极组织双方调解。因调解协议一时难以达成,目前,该案进入仲裁阶段。
“正是有了社会良知的存在,才让更多像季义涛那样需要帮助的人们获得重生,并坚信着党和政府,定能让每个公民普照到公平正义的阳光,”随行的爱心人士陈先生说,我们不能漠视别人的不幸,希望大家都能为那些不幸的家庭,伸出援助之手。
新闻推荐
“感谢法官上门来办案,耽误了你们的工夫,给我解决了大问题,太感谢了!”日前,广德县人民法院流洞法庭来到新杭镇丁家村,现场审理云某诉四子女赡养案并当场调结,临行时,老人云某对法官连声感谢。今...
广德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广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