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德县卢村乡宋城村有这么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四邻八乡的人们提起她,无不翘起大拇指。多少年来,她无怨无悔,悉心照料着患尿毒症的公公,她用善良和汗水,诠释传统美德,演绎着人间大爱,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奉献者之歌。她就是杨春燕,一位有口皆碑的好媳妇。
来到杨春燕的家中,我们见到了这位朴实无华的家庭妇女。此时的她正在给患上尿毒症的公公做中午饭。从邻居口中笔者得知,杨春燕平时对公公非常好,公公平时想吃一些什么了,她就会到街上去买一些,做给公公吃,公公想到哪里去转转,她也会牵着公公到处走走转转。
十几年前,年轻漂亮的杨春燕与当地青年张从星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婚姻生活。然后他们又自己开了一个家庭作坊,生产竹扇(半成品),有了自己的事业。可是谁能想到,家庭作坊开了不到1年,张从星的父亲张乐明却患上了尿毒症。
2005年的一天,正在家中的张乐明感觉身体很不舒服,似乎有些感冒发烧。随后,张乐明便自己购买了一些普通感冒药服用,症状却没有缓解。伴随着感冒而来的,还有强烈的呕吐。无奈之下,张乐明走进当地一家医院进行医治。“最开始大家都以为一般的小感冒,就给公公输了一个星期液,却一直不见效”。杨春燕回忆说,意识到病情可能不是简单的感冒,夫妻俩赶紧带着父亲到县医院检查,没想到,检查结果却犹如晴天霹雳:慢性肾功能衰竭!
“当时医生跟我说父亲得了尿毒症的时候,真的完全不相信。父亲那时才五十几岁,怎么可能患上尿毒症这样的病?”张从星和父亲张乐明都不敢相信这样的检查结果。
夫妻两立即带着父亲前往嘉兴医院进行复查。没曾想,复查的结果击碎了张从星和父亲的最后一丝幻想。“医生和当时的一些亲戚都劝我放弃,父亲也说,不看了,可当时我妻子就不同意了。”张从星说,“她当时说的话,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她说,你的爸就是我的爸,有了病,我们必须要看,哪怕是钱财散尽,也在所不惜,只要能活命。”
自从张乐明患上尿毒症之后,张从星就挑起家庭的重担,掌舵家庭之船在风雨中前进,一路上,杨春燕就是他的“大副”,给他力量,帮丈夫分担,主动照顾公公。结婚以来,杨春燕一直承担家里所有家务,公公患病之后,加之丈夫因为生活在外奔波,杨春燕便主动挑起了照顾公公的重担。巨额的透析费用给杨春燕家庭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杨春燕告诉记者,2006年的时候,自己和丈夫带着公公到芜湖弋矶山医院去看病,当时身上只有2000元,看病加上坐车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当时买了回广德车票,还剩3块钱,给父亲和丈夫买了瓶水,到了广德之后,又找朋友借钱回的家。这些小事都被杨春燕埋在心底的最深处,她告诉记者,都过去了,一切都会好的。
杨春燕从来没有抱怨过。用她自己的话说,“只要有希望,我们作为他的孩子,应该把老人照顾好。”2008年该县普降大雪。因为杨春燕的家住在宋陈柏台,大雪封山,根本出不去,但是中午却是公公透析的日子,加之丈夫又不在家。杨春燕自己一琢磨,便自己扶着公公一步一步走进宋陈,然后再找车去县城。据杨春燕回忆,当时早上是6点从家出发的,到县医院时已经是中午12点了,因为准时到达医院,并没有耽误公公透析的时间。
当面对被评为“2013年度最美卢村人”、“2013年度最美广德人”、“感动宣城2013年度十佳人物”这些光荣称号时,她只是用最朴实地话语告诉记者:请不要宣传我,孝敬公公是我应该做的。
新闻推荐
笔者近日从有关方面获悉:山水画家“李艾平山水画展”,将于3月中、下旬在宣城吴作人美术馆举行。山水画家李艾平,又名爱平,号拐李,1961年12月生,安徽省广德县人。曾深造于南京艺术学院和北京荣宝斋画院...
广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