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还能熔化后打成项链、戒指等首饰?听来便匪夷所思的事情,近来却在广德街头真实发生了。
前些天,家住广德县迎春街的张女士向本报反映,他们家附近来了一群摆摊的人,声称可以用面值5角的梅花硬币打首饰,生意挺红火的,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
“我记得法律条例里有明文规定,不可损毁人民币,当然也不能随意改动。”张女士说,她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上门光顾这门生意,“而且女人特别多。”
5角硬币改造的首饰当街卖
笔者随后来到该县迎春街暗访,确实如张女士所说,这一排摊位前围了不少市民,有在问价位的,也有在等候成品出炉的。
挤进人群之后,笔者才看清这群外地口音的“手艺人”,七八个摊位挨在一起,彼此熟识的模样。他们所谓的摊位其实就是一个个简易的木制工具箱,架子上则摆放着类似金质、银质的首饰,大小戒指、手链、项链等的确如他们所说“款式多样”。再问问价格,这些成品少则二三十元,多则百余元,与真正的金银首饰相比,要便宜一大截。
不少市民对这些没见着加工过程的成品表示怀疑:“我怎么知道这些是用硬币打的,还是用其他什么易锈易褪色的材料打的呢?”
一位女摊主应对自如:“这种小戒指加工费只要20元,半个5角硬币就能打一个,这种镯子要用6个硬币,40元加工费,你可以在这里看我们现场制作。”
摊主现场将硬币改成戒指
一位市民当场掏出2枚5角硬币,经过十几分钟的打制,3枚亮闪闪的尾戒便出现在眼前,看到效果不错,他立马又多加了几个。
一位身旁放有金属熔化器与氧气瓶的男摊主则专心致志地将硬币改成手镯,他左脚用力踩着风箱,右手则拿着喷火枪,将硬币熔化过后再将其打成一根金属条,最后成型。
笔者随机问了周围站着的几位市民,有一位马上表示要去兑摊主所说的5角硬币,其他人持观望态度。
一位持观望态度的女士有点动心地表示:“想打一个戴着玩,反正又不贵,丢了也不心疼。”
这句话似乎说到了不少其他观望者的心坎里,大家纷纷表示要去兑摊主们所说的5角梅花硬币,女摊主这时告诉大家:“你们也可以不用换,我们出硬币,你们付个手工费就行了,这些成品都是用硬币打出来的。”
笔者观察发现,他们出售的成品与现场打出来的首饰从成色到外观都略有不同,估计并非真是硬币所制,但无论怎样,现场所打首饰已然损毁了不少硬币。
故意损毁人民币是违法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广德县支行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故意损毁人民币是违法行为,有法可依。
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
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一)故意毁损人民币;(二)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三)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损害人民币的行为。前款人民币图样包括放大、缩小和同样大小的人民币图样”。
该工作人员介绍,第四十三条规定,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如果看到有人用硬币加工首饰,可拨打110报警。”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余庆 摄“有困难找警察!”这是一句常常被市民挂在嘴边的话。殊不知,警察自己也经常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记者从市公安局...
广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