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广德新闻 > 正文

邱村有座农耕文化博物馆

来源:宣城日报 2018-08-04 10:56   https://www.yybnet.net/

历经岁月沧桑的煤油灯、褪了色的斗笠蓑衣、笨拙古朴的掼桶、经历数百年历史的“三寸金莲”……这是近日记者在广德县邱村镇农耕文化博物馆里看到的情景,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到日渐久远的农耕时代。

1000多件农耕时代展品

随着经济及城镇化进程大步前行,“竹笠背篓,牧歌渔舟”的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渐行渐远。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农耕文化,广德县邱村镇建起了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展馆里1000多件农耕时代展品的原生态的布置和实物展示,让大家都有种穿越时光、回到过去的感觉。除此之外,展馆里还精心还原了一处农家小院,勾勒出一幅农家悠闲生活图,留下了那个时间的文化和历史,更是留下了浓浓的乡韵。“整个展馆分为农耕厅、民俗厅、丰收厅、安居厅等几个展区,力求全方位地展示邱村深厚的农耕文化。”邱村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任元培说。

在农耕厅里,无论是濒临消失的水车,还是古朴的草耙子、泥巴夹子、铡刀和秧马等都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这里集中展示了在春耕期间农民所要使用的生产工具,仿佛让人回到了数百年前的春天里,农民坐在秧马上忙碌耕种的场景。而丰收厅里的风车、脱粒机、米锤和糍粑拐子等生产工具,则让人眼前不由地浮现出,收获季节里人们在金黄色的田野里收获稻谷,挥汗如雨的大丰收。在民俗厅里,摆放着马灯和狮子灯等民俗用具,展现了以往逢年过节时,大家聚集在一起庆祝佳节的热闹场景。最吸引大家目光的则是安居厅,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带有客厅、卧室、厨房甚至包括了杂物间和猪圈的农家小院。砖砌的灶台还留有烟熏火燎的痕迹,挂在房间里的吊子炉、卧室里的老式架子床和摇窝、客厅桌子上的煤油灯以及谷仓里惯桶,无一不散发着浓浓的农耕生活气息。

传承、教育和旅游三方面的结合

“现在很多老物件也只有在这里才能见到了。”任元培告诉记者,就拿脱谷器具来说,到现在已几经变迁。最早的掼桶,需要农民在收获时用手紧握稻束,使劲地在掼桶上抽挞,发出“咚咚”的响声,脱下的谷子在禾斛中啪啪作响。后来开始使用脚踏脱粒机,它由长形谷筒、扇形遮盖、轮轴、脚踏板构成,使用比较简单,脚一踏板,轮轴顺时针而转,轻轻地放上稻束,谷落稻净。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开始给脱粒机装上电动马达,有了更高的效率。“现在几乎都在使用收割机收割了,脱粒机这样的脱谷工具已经很难见到,就更别说掼桶了。”而类似于“三寸金莲”、斗笠蓑衣这样的展品,更是早就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在收集这些物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很是费了一番心思,很多物品的来源都是农户的捐赠,千余件展品基本涵盖了农耕时代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作人员在下乡的时候,也会注意有否还有没收集到的生产和生活方面的老物件,物品收集的困难,更加证明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是必要的。“现在很多农民家里都没了过去的农耕用具,或者多数人都不认识了,如果现在不保护起来,将来要想找就更难了。”

“主要是传承、教育和旅游三个方面。”谈到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的目的,任元培告诉记者,通过展示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起居,让中老年市民在这里能够抚慰乡愁,寻找记忆,让年轻人在这里加深对农耕时代文化历史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发挥博物馆的旅游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邱村了解农耕的历史。“这些搜集来的老物件,每一件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都能唤起人们的记忆,更能吸引住游客的目光。”

新闻推荐

广德县审计局开展 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

广德讯为进一步减少城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增强市民交通意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近日,广德县审计局文明志愿者在城区爱民路与万...

广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邱村有座农耕文化博物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