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泾县新闻 > 正文

红色收藏展览 吸引众多游客

来源:皖南晨刊 2012-11-01 14:34   https://www.yybnet.net/

1988年,他开始接触到收藏后,凭借着心中那份“红色情结”奔波于各地收藏市场和皖南山区搜集相关的红色像章、照片、图书等。25年来,他一共收藏了2000多件不同时期的红色文物、新闻照片和相关书籍。随后,他将自家的藏品放在泾县新四军纪念馆附近的门面房里,免费让中外游人参观交流。他,就是泾县的红色收藏家张德发。

自小迷恋红色收藏

聊起红色收藏,张德发开始变得滔滔不绝。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张德发,童年是在红色时代度过的,在那段风云激荡的日子里,生活中到处都是红旗、红袖章、红宝书,到处都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张德发感慨地说,“我的红色收藏情结也许就是那时候开始萌发的吧!”

张德发进行红色收藏则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小时候到处都可以看到毛主席像章、红宝书等。但是到80年代的时候,这些东西渐渐地越来越少,正好那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玩收藏,就萌发了收藏红色纪念品的念头。”张德发告诉记者,一枚枚像章、一张张新闻照片、一本本红宝书都包含着那个时代的风貌,也反映了我国的那段历史。对红色纪念品的收藏,不但是对那段岁月的回忆,更是对那段历史的了解。

20余年藏品数千

在红色收藏的20余年时间里,张德发的足迹遍布了皖南山区。一次,蔡村一位村民家中有一套毛主席像章,张德发慕名赶到那位村民家中,发现其品相很好,十分喜欢,可因为要价高,当时他没能将其购回。回家后,张德发每每想到那套毛主席像章,茶饭不思。于是,他数次赶往那位村民家中,那位村民终于被他执着的精

神所感动,最终以较为合理的价格将那套毛主席像章转让给了他。“有时候在外地为了买像章,口袋里面只剩下乘车的几块钱,连吃饭都不敢吃,尽管饿着肚子,可手捧收购来的像章,心里顿时感到美滋滋的。”

凭着对红色收藏的热爱,20多年来,张德发的藏品已经超过2000件,其中,不但包括红色书籍、红色新闻照片、红色字画、毛主席像章、红宝书、红卫兵袖章等,还包含了皖南地区的文史资料、老照片等。

免费展览服务社会

随着藏品的越来越多,张德发萌发了展示这些藏品的想法。在泾县收藏家协会的牵线搭桥下,今年8月8日,张德发投资40余万元的“云岭红色收藏文化交流基地”在新四军纪念馆附近开张了。如今,他的藏品已吸引了5000多名游客前来参观。

走进他的门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毛主席像,一旁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毛主席像章,柜子里则展示着珍贵的红色新闻照片。张德发告诉记者,闲暇的时候,他经常擦拭和研究这些毛主席像章,像章上领袖的光辉形象和像章精美的制造工艺深深地吸引着他。“这些年,我为收藏付出了很多,但是我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每一件藏品都是时代的印记,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拥有这些藏品,是我最大的一笔财富,今后还将在红色收藏之路上走下去……”谈及未来,张德发如是坚定地说。

donghm2a242

张德发向记者展示他收藏的红色新闻照片。

新闻推荐

粉蒸肉,地道的农家味

随同事去了一趟泾县。席间,一道道地道的农家菜上桌,当一碗粉蒸肉出场之时,小记与同伴立即被吸引了:肉质看起来很嫩,特别是那油润的米粉娇艳欲滴,散发出浓郁的五香味,让人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饭菜。像...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香菜,自腌味香浓2012-11-17 14:28
猜你喜欢:
评论:(红色收藏展览 吸引众多游客)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