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泾县新闻 > 正文

化“堵”为“疏”好

来源:皖南晨刊 2014-11-08 17:18   https://www.yybnet.net/

公路上脱粒、晒粮,既影响交通,沥青路面和汽车尾气还易污染粮食。为杜绝公路打场晒粮现象,今年入秋以来,泾县榔桥镇政府站采取治理与疏导相结合的办法,将镇政府前广场和申马广场以及各乡村新农村建设中所建的停车位等全部腾出来,提供给农民晒粮;同时,该镇还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农民不在公路上晒粮,并对沿线公路上出现的打场晒粮现象进行及时制止纠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眼下,正值秋收季节。因晒场紧缺,一些村民喜欢将收割上来的粮食晾晒在公路两旁,有的甚至把收割的稻子铺在道路中间,在粮食四周放置木棍、石头、酒瓶等障碍物,迫使车辆绕行通过,不仅让路况变窄变差,而且大大增加了行车危险系数。尽管各地交通、公路等部门为此都实施了“禁晒令”,可公路上脱粒晒粮的现象屡禁难止。

榔桥镇成功破解公路晒粮难题,就在于该镇化“堵”为“疏”,充分利用社区空地、广场、操场等不影响交通的场地,为缺少晒粮场地的农户提供了便利,此举可谓是四两拨千斤,既解决了农户晒粮难,又确保了公路交通安全畅通。

化“堵”为“疏”,让“禁晒令”得以落实的做法,值得我们在许多方面去学习和借鉴。如,“禁燃令”、“禁躁令”、“禁烧令”等,这些年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屡禁难止,沦为一纸空文,笔者认为,是相关部门在推动具体工作时,没能让相关政策和制度在执行中真正接上“地气”,只是简单地依靠一纸令下,重“堵”轻“疏”,一味地堵,结果导致了“禁令成空文”。

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化“堵”为“疏”并最终成功。其成功之处是通过重监管、强执法的“堵”和重引导、强服务的“疏”相结合,因地制宜,破解了难题。因而,各地各部门在推进各项工作时,不妨学习和借鉴这种“堵”、“疏”并济的做法,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笔者坚信,只要做到了“堵”、“疏”相结合,必定会推动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新闻推荐

泾县3镇2村入选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泾县讯(特约记者 蔡盛 通讯员 马剑声)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省旅游局授予泾县榔桥镇、云岭镇、汀溪乡为2014年度“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同时,还授予泾县黄村镇九峰村、琴溪镇赤...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化“堵”为“疏”好)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