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清代泾县桃花潭镇文昌阁,现在已经是一个旅游景点了。造型玲珑的三层楼阁,重檐飞角,方圆八面,四周以粉墙围绕,屹立在葱绿田园之中,令人赏心悦目。据介绍,由明至清数百年间,“水东翟氏一族共出7翰林,15进士,68举人,千名秀才,余族男丁皆识书断字,精通文墨,号称皖南第一书香门第,故于清乾隆32年建文昌阁以纪念。”是历代文人们聚会交流,登高远眺之所在。
小的时候,我到文昌阁里面去玩过。去玩也只是出于好奇,感觉这个建筑的形态和其他的不一样,房顶是尖尖的,四周还有上翘的角,很好看。里面好像住的是尼姑,他们穿戴很特别,与众不同。总之,一切都在朦胧中。
文昌阁的南面就是我就读的中学原址。这个中学已经不存在了,学校的房屋已经拆除,学校的影子一点也没有了。土地还给农民种上了庄稼,感叹之余也只有更多的回忆。我在这里读初中三年,高中两年;还有我的学长,学弟,学妹。她培养了一批一批的学生,从这里走向了全国乃至国外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有的已成为国家的栋梁。回忆往事心中不免有些缺憾,在中学的五年正是读书时候,但由于历史原因,整个学校的学习气氛都不浓,当时读的书的确很少。好在我后来又读了师范,自己也加强了自学,做了一些弥补。但还是觉得自己知识贫乏,还需继续加强学习,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数次回到桃花潭镇,但每次的心情都不一样。每次都能看到新的变化,同时内心也有着不同的感受。现在这里已建成为泾县的一个著名旅游度假胜地。桃花潭镇不仅有山水的自然风光,而且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
链接:
文昌阁建于清乾隆32年,共三层,八角。一至三层分别高悬“盛世文明”、“文光射斗”、“共登云梯”匾额,是昔日翟氏宗族文武理学的丰碑,由于造型秀丽典雅,也是著名的景观之一。此外,诸如怀仙阁、万姓义门、鞑子楼、抚风会馆、司马第等古建筑也都有着十分重要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新闻推荐
泾县城关二小四(5)班 徐凡元旦之前那会,闻听市区小记者早就领到了小记者的特殊“装备”,那真叫一个羡慕嫉妒啊!不过不恨,为啥?咱们很快就会有的!&...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