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除夕是家人团聚的喜庆日子,阖家举杯辞旧迎新。可是在黄山区龙门乡却有一个小山村,他们的除夕不是腊月三十(或腊月廿九),而是腊月廿八,这个习俗可是有来历的。
这个小山村在龙门岭北麓的龙源村,名叫早达里,又称“讨饭村”。这个村子以程姓为主。程姓的祖先原出徽州篁墩,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那时的徽州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两支农民起义军反复交战的地方。为躲避战乱,程姓家族中的一支族人于腊月廿八跪辞程氏宗祠西迁来到太平县城仙源,翻越雾山,经夏家坑、竹元坦,来到如今的龙门乡境内,那里一路崇山峻岭,荒无人烟,忽见一块小盆地,龙门河、冬建溪在这里二龙交汇,程氏族人认为这是一块风宝地,于是安身落户,起名早达里,意为最先到达这里的人。程氏族人十分勤劳,开山种茶,砍柴烧炭,人丁逐渐兴旺。至清朝中叶,仅男丁就多达300余人。程姓族人有徽商的精明,把茶叶、香菇、竹木等当地林特产品销往南京、武汉等地开店经商。有的已经在当地生根繁衍,成了龙门程家支脉。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的战火烧到了这里,族人四散,战后部分族人回迁,如今早达里程姓族人近200人,仍是当地第一大姓。
程姓族人不忘根本,他们始终将当年族人告辞篁墩宗祠的日子作为“除夕”。每到腊月廿八,家家贴春联,放鞭炮,阖家团聚过“除夕”。为不忘当年西迁流离失所居无定处的悲惨日子。吃了“除夕”饭后,第二天无论贫富,家中成年男子就率家人外出讨饭。其实“讨饭”也只是一种象征意义,饱偿人间冷暖,忆苦思甜,直到正月初四才回来,初五接财神。所以早达里又被人称作“讨饭村”。这个习俗一直保存到如今,只不过换成腊月廿八过“除夕”、吃“年饭”,腊月三十、正月初一吃素,也不相互串门拜年,正月初二亲戚朋友才相互走动拜年,吃荤饮酒,这也算得上早达里程姓家人过年的一个特色吧。
据民国8年太平县龙门《程氏宗谱》记载,600多年来程氏家人在早达里已繁衍了35代,当年早达里村民出行靠爬山,生活靠扁担头上挂米袋(砍柴换米);村民建房坐西朝东,意为不忘祖籍东方(篁墩),生活十分贫苦。而如今随着322省道桃(泾县桃花谭镇)甘(黄山区甘棠镇)道路的通车,村民再也不受翻身越岭之苦。大部分村民们也搬进了徽派马头墙的农民新村,摩托车、小轿车开进了早达里。“讨饭村”已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记忆。早达里已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富了起来,但腊月廿八过“除夕”的习俗依然保持下来。
新闻推荐
据《安徽商报》消息 安徽省经历了高温天气之后,这几天气温突然降了不少。据气象部门预报,这个星期安徽省江淮之间和江南地区都有雷雨天气,皖北地区仍然没有降雨,旱情仍...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