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泾县新闻 > 正文

去,去向那茶香最浓处

来源:黄山日报 2016-04-23 08:31   https://www.yybnet.net/

□ 项慧玲

又是一年春茶香。

登山探险者有一句名言:“我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

黄山探路者群里现在是人头攒动,一呼百应,一个驴行计划书还来不及仔细看,报名的人数已满了,想再加入还要挨个排队填坑。想必那些迟了一步的人一定鼻子气歪了,对这样的民间组织很是不屑,可不屑又怎么样呢,人家照样大有横扫江湖的气势。

言归正传,4月10日的早晨,天空很多云,太阳在云层里躲躲闪闪,不肯愉快地出来工作.不过虽然太阳的心情不佳驴友们的心情却大好,在有很多MM们的驴友群里这样的天气适合她们,紫外线的强度不足以让她们花容失色。

龙门,望文生义,会想到鲤鱼跳龙门。不过这个名字和这一切美丽的想象无关,龙门乡位于黄山北麓,北与泾县桃花潭毗邻,是唐代宣州都督左匡政将军故里。

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我们一行77人,从龙门乡冬建村的村村通水泥路上,向海拔700米左右的猴岗出发,熟悉太平猴魁的人都知道猴坑、猴岗、颜家这三个核心产区的名字,它们和太平猴魁一起声名远扬。

经过竹元坦,转过石桥,从石谷坑开始踏上山路。路旁的覆盆子花随处可见,低的是白色的五瓣花,高的是鲜艳的黄色五瓣花,一簇簇在草地里,灌木丛中兀自张扬的开放。许多不知名的野花淡雅随意地开放在草地上,经过的人们只是随意看着,只有那耀眼的黄色覆盆子花以团簇引人驻足,并在镜头里争得一席之地。

山泉水,向下缓流,在石子处跳着舞,在幽涧里清澈透明,张着纯净地双眼引诱着人们走向它,弯下腰,捧一把,清凉得觉得自己用错了手。

走过低矮的茶棵地旁,会有三两棵桃树、梨树在转角处让你惊叹,虽然已过盛花期却依然不屈不挠地开放着的桃花、梨花,用生命里最后的淡粉为深绿色的背景添上一笔柔色,调和一点亮度。

躬背向上,太阳调皮地拨云看地,收集我们的汗水。山路变陡,快到山顶了,这是冲峰前的冲刺,2个多小时的徒步已使大部分驴友双腿发软,脚背由90度仰成45度,登山杖成了第3只腿,一步一杖,用排除万难的决心一点一点地终于登上山岗。山风吹得树叶转转,落满鞍脊。

山顶上的风像从身体里穿过,鼓起的衣服灌满成就感,有强驴竟然将音乐“豪”放,在茶园里跳跃登顶。落满树叶的鞍脊路两边古木繁阴,山林间的桃花满树满树开得正旺,梨花茂盛,远处的黄檫花开得像秋天的银杏树叶子,杜鹃花含苞待放,闻名遐迩的猴魁嫩芽才初长,踏在鞍脊路上柔软得像走在红地毯上,不过不要高兴太早,稍不留神你就会滚下山去,狮形山以王者的范儿征服了我们。

站在凤凰尖,一览众山,四周山岭纵横,峰峦起伏,茫茫中遥遥看见西南处的群山中金色湖滩把太平湖水和湖心小岛勾勒成微观山水盆景。一阵激动的欢呼声、彩旗招展中我们迎接来了强驴逸夫,他在滞后一个多小时后追上了大部队,胜利会师在山岗。

凤凰尖下旁边的小山岗上是个小村庄,猴岗村庄不大,十几间土墙房梯次坐落在山腰上,屋子前后和对面的山上长着他们的有100多年历史的猴魁茶叶,十年前这里还是很贫穷的地方,离集镇那么远,隔山隔水,什么东西都要靠双肩挑进挑出。真是茶香不怕大山深,随着太平猴魁的声名鹊起,出于对原产地的保护和信任,他们不用出山,在家里等待各地客户上门,2000元一斤的极品茶叶由于产量有限总是供不应求,客户也早早地到农户家里等待,看着他们把鲜叶采摘下来,然后杀青、手工揉捻、烘干,最后自己挑下山,或者雇村民挑下山,虽然颇费一番心事和金钱,但他们心满意足,因为收购到了真正的好茶叶。

徽州是茶的故乡,有道是“未见黄山面,十里闻茶香”,有诗云:“茶棵堆堆似翠玉,兰花阵阵猴魁香”,“兰香”是所有茶品中的最高境界,是可遇不可求的,太平猴魁最基本的品质和特征里就属“兰香”,我就曾经在核心产区之一的猴坑村民家中,在新摘的鲜叶里闻到过这淡淡的兰花香,如果我们迟几天来,会亲眼看到这位号称“茶叶伟丈夫”的猴魁茶是如何创造奇迹,带动山区经济腾飞的。

关于太平猴魁的故事太多了,茶文化推介会上的解说词比我说的美丽动听,我就不在这里絮叨了。

山上山下是两个花期,两个世界。

下山的路落满杉树叶,山中的的泥土松软,石板不多,松软的泥土踩上去容易滑倒,山苍子朴素地开着细微的花静静看着我们离去;待开的紫藤花拖着长长的尾巴,像个毛绒绒肉乎乎的虫子;若问那打着苞露着尖的映山红为何迟迟还不开放呀?山微笑,托风儿轻轻告诉大家:别急,别急,山下的花儿开得正当时。

走着走着,炫红的花朵探出几枝,在生机勃勃的深绿中,以惊艳的美和落日的红激动着所有的人。

山下的空气中飘荡着覆盆子的香气,竹林里阳光班驳,片片金光,东坑村的村村通公路上,阳光亮晃晃地撒在地面上一片锈色,身边的湖光山色,灌铅的双脚,疲惫地恍如隔空离世,时针已肃然指向七个小时后了。

又是一年春茶香,清楚记得前年的猴坑之行张君、胡君我们三个伪文艺爱好者,在颠簸的车上,大谈诗歌,评点文艺,像半桶水在晃,而刘老师,只是慈祥地看着我们三个。认识刘先平夫妇,是我那次出行最大的收获。回去后,刘老师从合肥给我寄来了他的近作《生育大迁徙》。所有的征服其实本意都是破坏,所有的破坏都是由于恐惧。此次猴岗驴行,我最大的收获除了汗水就是隐隐生出对太平猴魁将来命运的莫名担心,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就好。

新闻推荐

盛敏空间的拉开和对诗歌涟漪的有意震荡构成了申文祥先

盛敏:空间的拉开和对诗歌涟漪的有意震荡,构成了申文祥先生创作诗歌时的主要构思的摄取框架。我们知道当诗歌从柔性转入刚性,或搜索的素材越来越稠密中蕴藏诸多分叉时,诗歌技...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山野的茶 □张 梅2013-04-18 16:19
猜你喜欢:
评论:(去,去向那茶香最浓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