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烟墩的霭里,不仅山水如画自然成景,其村中的几座古桥也能凭借建造秀巧和悠久历史,独成一景。古人文中所言的“小桥流水人家”,在霭里的诸多村子皆能看到。桥下是肉眼可见的潺潺流水,桥上却是看不见的光阴流年。
雨后的古桥,在绿树的掩映下,总是多了几分濛濛雾意。改建于清代的碧溪桥,坐落于霭里碧山村,如今横跨在公路与乡间土路之间并不显眼,早已失去交通要道之能,在绿植的葳蕤遮蔽下,很难被人注意到。桥洞旁几个镌刻的字体,似乎在昭示着,曾经这座桥在村中的重要性。位于霭里村白果树村民组的状元桥,据记载是由明代的邑人汪景家族所建。据考证,汪景乃明嘉靖举人,其曾短暂为官,颇有政绩,后辞官归隐,施教乡梓,有贤名,为南陵一代名儒。其孙汪冀夔,明万历进士,另一孙汪冀文亦为万历举人。汪景祖孙三中榜,数百年皆传为美谈,故后人将该桥称之为“状元桥”。近三十年来,白果树村又走出多名大学生,其中不乏专家、学者、教授,沉寂了数百年的状元桥又现辉煌。即便是如今,状元桥头的两棵百年枫杨仍蔚然矗立,惯看春花秋月,更是被村中人称为“风水树”。
另一座位于胡村村口的胡村桥,桥长十六米,宽三米,其横跨霭溪,藤蔓披缀,古韵苍苍。相传唐诗人李白在桃花盛开的日子里,于访问泾县桃花潭名士汪伦途中,就是在这座桥上,受到碧山脚的胡村村民胡公热情迎接,随后在此小住数日,为感谢胡公款待,无以为报的李白,临行前赠诗一首:“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流传至今,关于李白曾小憩碧山的传说,如今也成为胡村的一段佳话。
随着桥下的水流了数百年,石拱桥上的石板也踏过数代人,在霭里的很多地方,不少古桥早已失去交通功能,但保存完好。还有一些只能叫得上名字的“三里胡村古桥”、“成山大王庙桥”甚至毫无记载,连村中的老人也说不清它们修建于何时,由何人所建。大部分的古桥逐渐在历史的风尘里静默,唯有石缝里探出的绿,年年仍会笑春风。
涂志勤 孙月华 摄
记者 李婷维 实习生 韩谋升 文
碧溪桥
碧溪桥
霭里胡村李白当年走过的桥
白果树村状元桥
三里胡村古桥
成山大王庙桥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杨立本报记者张敬波只要缴纳150元,就能享受包括血尿常规、心电图、小生化、单系统彩超、X光胸片等在内的多项体检,而且这些项目还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8月12日上午,年近六旬的泾县泾...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