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康复后将放归自然。
本报讯泾县昌桥乡景山村村民王恒明捡到一只受伤的“大鹅”,在家养了两天却水米不进。随后,在外务工的儿子告诉他,这只“大鹅”可能是天鹅,要赶快报警。
11月20日清早,王恒明去家门口搜寻未归家的几只鸭子,晃动的手电筒光柱惊动了一只蛰伏在草丛中的“大鹅”,它拍打着翅膀向前飞了近十米后,这只“大鹅”最终落在一处小池塘中不动了。老王还是头一次看到个头这么大的鹅,他从家中取来防水裤穿在身上,用一根竹竿慢慢将“大鹅”赶到池塘边并带回家中喂养。养了两天,这只“大鹅”水米不进,精神萎靡。老王打电话给在外务工的儿子,儿子说那只“大鹅”很可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天鹅。于是,王恒明便向森林公安报警求助。
11月22日,泾县森林公安局泾川森林派出所民警和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一同赶往现场,只见这只“大鹅”体型硕大,脖颈修长,腿短脚黑,明显呈现出天鹅种属的体貌特征,但两侧翅膀尖及腹部体表有擦伤形成的血痂,鼻孔处留有两条纵向血迹。
泾县野生动物保护站专家初步鉴定,这只“大鹅”确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很有可能是在迁徙途中因体力不支而意外坠地摔伤,所幸被村民发现。11月22日下午,这只天鹅被紧急送往休宁“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救治,待完全康复后择时放归自然。王志宏本报记者曹庆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第一次)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