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我随芜湖尚博户外群24位驴友,出鸠兹之地,上芜宣高速,途径宣城宁国,终至绩溪家朋,于上午10:30左右到达绩溪县荆州公路顶端,也就是我们登饭甑尖之起始点。饭甑尖,形如其名,状似饭甑,位于绩溪之东、山云岭内,隶属天目山脉,高居群峰之上,海拔1349.6米,高约15米,面积约50平方米,旁有10米长巨石,人称“饭匙”,这里奇松怪石,风景绝佳,深受驴友们的喜爱。
11时许,出山垭口右拐轻装上山,但见灌木夹道,密布满山,一行人就这样穿行在齐人高的荆棘中。约40分钟后,见前方数块巨石直立山巅,那就是我们要登顶的饭甑尖了。往前走百米左右,有一块坡度较大的长巨石,赤手不易攀登,部分驴友需借助登山绳方可上去。我因给大家拍照,落在最后,远远的听见一帮人在惊呼:啊,太美了,太美了!原来,对面山峰云雾弥漫,随风飘荡,徐徐上升,仿佛仙境一般,令人如醉如痴。一条长蛇似的公路蜿蜒山间,隐而复现,出没在这群山峻岭之中。旋即,雾气愈加浓重,一瞬间,几乎将整个山峰全部笼罩。
到达“饭甑”下部的巨石上,要经过一处断裂处,仍需借助登山绳,身材苗条的驴友竟能从巨石间的缝隙中挤过去。此时,大家休息聊天、拍照合影,玩的不亦乐乎。约中午12:30,陆续下撤,回程约200米,左拐上小路,绕至“饭甑”东南方,自此攀岩而上。因山势陡峭,颇为险峻,故以绳为梯,辅助攀爬;此外,各关键处均有“强驴”接引,所有人都成功攀至“饭甑”巨石下部。其前、右侧犹如刀削,不可攀登,如要登顶,只能从左侧而上。但登顶并非易事,而且十分危险,只见巨石乱叠,无路可寻,唯从刀剑般隙中攀援而上,几经周折,只有少数人攀爬至顶。登绝顶,见一石刻有“登高揽胜”四个大字,上有小天池三口,积水常年不枯;巨石中央,一条大裂缝将其一分为二,裂口近1米宽,10多米长,深不见底,不敢探视。此时,云淡日朗,群峰环绕,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所有人都忘却了攀历的艰苦。
下午1:30从山顶下撤,3:30到达家朋乡方家村向导家,安营扎寨,洗澡吃饭,夜里的一场特大暴雨惊扰了大家,此后,一夜无语,睡至天明。
鉴于昨晚大雨,加上天气预报说白天仍有大雨,所以,15人决定穿越九龙戏珠。据向导介绍,此地九峰汇聚,中间有一碧潭,仿佛一颗明珠落于九峰之间,故此得名。
早上7:30,向导引我们出村进山,循溪而行,一路拾阶而上,见溪流汤汤,闻水声淙淙,溪底乱石纵横,溪旁杂草丛生。途中绿树茂密,峰峦朦胧,雾霭重重,弥漫在整个山间。约上午10:30,最令人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只见乌云密布,天色大变,雷声骤起,令人心悸。随后,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倾盆而下来,雨越下越大,大家心情焦急,议论纷纷。因前方尚有两处绝壁陡峭,极其危险,加之天气如此恶劣,几位女士和体力稍弱的男士断然爬不上去的,于是果断决定从原路返回。
伴随着轰雷暴雨,我们五个男士一人负责照应一个女士,从山顶开始原路下撤。其实,它根本就不是什么路,而是山的“下水道”,头顶是怒涛倾注,脚下是泥土杂石,加上山势险恶,稍不注意就会滑倒,待至险绝处,一手持杖,一手相互牵接,彼此照应,方可安全。不一会儿,我的速干裤已全部湿透,雨水顺着裤子淌进了登山鞋,鞋子里面全部进水,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约1个半小时后,大雨渐渐的停了,我们也顺利走下了那一段最为险峻的路程。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经历,人的一生中又能有几次这样的经历呢,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回味无穷的惊险之旅啊!
历尽千辛万苦,未完成九龙戏珠穿越,终究是个遗憾。但户外运动,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有些事退一步何尝不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行呢! □ 俞建新 文/摄
新闻推荐
特约加盟...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