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绩溪新闻 > 正文

绩溪电网十年变化

来源:宣城日报 2012-11-19 00:51   https://www.yybnet.net/

有一句充满辩证思维的名言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由此来看绩溪电网十年的建设历程,我们只会惊叹:发展太快,变化太大。十年,社会用电量由6945.75万千瓦时提高到32852.5773万千瓦时。 

十年,变电站总数由4座,增加至9座。 

十年,变电站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 

十年,35千伏线路由5条,76.358公里,增加到17条,162.528公里。 

十年,经历了“二期农网改造”、“户户通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可喜的变化,无时不刻不在发生。在这科学发展引领又好又快的十年里,绩溪供电始终不遗余力地把让全县人民用上电,用好电放在首要位置,作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用电量翻了5番,而将优质电能输向千家万户的则是日益坚强的电网。 

农网建设:用上电,用得起电 

在绩溪农村电网发展的过程中,“农网改造”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998年,由国务院统一部署,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简称“两改一同价”)的跨世纪工程拉开序幕。 

1999年,绩溪一期农网改造工程启动。2002年,绩溪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启动。 

这项历时7年的工程投资之巨也是前所未有的。绩溪供电公司为农网一、二期改造总投资5818万元。共组织实施了633个单项工程,新建35千伏城南变电站1座,完成伏岭、镇头、金沙3座35千伏变电站的开关无油化改造,下户线改造4.5万余户,新建35千伏线路10余公里,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20余公里,配电台区515个,低压主干线路2400余公里,彻底改变了全县农网陈旧、落后的面貌。 

改造后的绩溪农网坚强可靠,台区电压合格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9%以上,综合线损由改造前的11%-13%降至8.5%左右。 

农网改造工程,为绩溪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县及乡镇工业用电量自农网改造之初的4045.8023万千瓦时,以年均近8%速度递增,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供电职工为民办实事,国家好政策与农民心连心”。绩溪,地处皖南山区,在农网建改工作中,仅靠人力抬上山的水泥电杆就达2000余根,抬上山的铝线等器材就达100多吨,其中最高抬到绩溪县逍遥乡境内海拔千米的雪岭岭头。绩溪县“农网建改为农民”受到当地政府、村两委、村民的普遍赞誉,授牌送锦旗表彰的数不胜数,真正体现“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农电体制改革也在同步进行。2004年4月1日,绩溪县执行安徽省城乡统一电价,全县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改造后的台区到户电价每千瓦时下降0.10至0.30左右,每年为农民减负约220万元。全县出现居民抢购电冰箱、空调机的喜人景象,彩电已基本实现普及,据县广电局的统计,仅18.3万人口的绩溪县有线电视用户已近3万户。“农网改造”带给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用上电了,用得起电了。 

户户通电:点亮边远地区百姓生活 

在绩溪,“户户通电”没有放过一个空白点。 

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截至2006年3月底,绩溪供电区域内约有122户无电户400余人没有用上电,分布在绩溪县6个乡镇,数十个自然村,而且大都散居在偏僻深山,远离电源点,送电施工环境十分恶劣。 

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对于解决无电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用电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4月,绩溪县“户户通电”工程全面铺开。 

“户户通电”大多解决的是生活困难甚至根本没有经济来源的弱势群体的通电问题。“一想到我都到这把年龄了,还享受到了供电人送来的光明。共产党好,政府好,感谢供电公司。”2006年7月,家住绩溪县扬溪镇庙山村70多岁的孤寡老人张山子,第一次看见昏暗的小屋里亮起了灯光,高兴地一个劲地念叨着。白晃晃的灯光照亮了昏暗的屋子,更照亮了他的心。 

2006年9月,绩溪县“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告捷,户户通电率达100%。整个工程完成投资85.83万元,架设10千伏线路12.72公里,配电变压器2台,380伏线路0.4公里,220伏线路11.87公里,下户线610米,安装电能表122只。 

“户户通电”已成为绩溪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成为了绩溪新农村建设道路上不可磨灭的亮点。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让群众用好电 

2006年初,当百姓还沉浸在农网改造带来的喜悦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经吹响,绩溪成为全国三十个试点县之一,全省唯一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县。 

绩溪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县的历史机遇,果断做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决定。 

“加快电气化改造,服务新农村建设”,供电部门义不容辞,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新农村建设浪潮中,绩溪供电公司积极配合地方政府部门,以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启动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 

自2006年以来,绩溪供电公司积极争取资金,共投入农配网建改资金2000万余元,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建成电气化乡镇8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73%;建成电气化村63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4%。基本形成了“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格局。 

建设后的新农村,电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供电能力显著增强。全县供电可靠率达到99.7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45%。 

瀛洲乡龙川村是绩溪县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也是以特色旅游和农家乐发展起来的风景名胜村。2009年初,龙川村实施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共改造10千伏架空绝缘线0.49公里,低压架空绝缘线1.65公里,改造低压电缆线路6.05公里,改造农排表计48户,同时将原来的龙川村2号配电变压器由50千伏安增容为160千伏安,新增龙川村4号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容量为80千伏安。通过改造,大大提高了供电质量,满足了龙川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电需求,带动了农业生产、旅游产业和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的提高。2009年12月,安徽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验收组专家现场检查了龙川村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情况,对该村电气化建设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该村村支书胡亦件深有感触地说:“农网改造让群众用上电,电气化建设让群众用好电。” 

2009年12月15日,绩溪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顺利通过安徽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领导组的考评验收,被命名C类新农村电气化县。同年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农网改造升级:幸福升值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基础上,2010年,绩溪供电公司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启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2010年至2012年,共投入4982万元,对农村安全可靠性差、电能损耗大的“低电压”和“卡脖子”线路进行改造,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真正成为助力“三农”发展的有效杠杆。 

在农村改造升级这一“德政工程”的润泽下,农民兄弟享受着电气化时代的便利和带来的种种新变化。 

绩溪县仁里村是千年古村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绩溪县著名旅游景点之一。为了使村落更加美观,减少空中低压线路的穿越,提高区域内供电质量,提升供电可靠性。2012年,绩溪供电公司投资94万余元对该村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如今走进这个千年古村落,放眼望去,看不到电线杆,看不到架空线。 

农网改造切实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走在村子里,随处可以感受到村民们对农网升级改造高涨的热情和全力支持。该村采沙场的胡老板欣喜地说“以前在家办厂因为电压低带不动机器,不得不出外发展,实施农网改造后,电压稳了,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实惠,现在可以安心在家办厂了。” 

一条条银线在青山绿水间凌空飞舞,一台台配变描绘着新农村发展的历程,一盏盏明灯点亮了农民心头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有力助推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十年发展,十年奋进,十年跨越。10年来,绩溪电网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描绘着绩溪电网辉煌的蓝图:一个以220千伏为中心,110千伏、35千伏为网架,配网布局合理、安全可靠、运行稳定的供电网络展现在我们面前。

下一个十年,我们还要一起见证!

新闻推荐

十八大读本送新兵

12月8日,绩溪县人武部为即将启程入伍的全县64名新兵集中进行了一次党的十八精神宣讲辅导,并发给每人一本十八大读本,勉励新兵到部队后认真学习,立足岗位,干好工作。程渡生 摄...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绩溪电网十年变化)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