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一辆载货汽车停在绩溪县伏岭镇成功村上岭前村民组村民张海苟家门前,张海苟一家正在往车上装运生产生活资料,他是移民中最后一位搬迁户。至此,历时6个月,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涉及伏岭镇成功村上岭前、下岭前两个村民组搬迁任务全部完成。
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工程建设总投资98.88亿元的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安徽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更是绩溪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投资项目,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和深远影响。然而,电站建设需搬迁安置人口189户526人,征用各类土地5000余亩,迁移坟墓1500余穴,做好征地搬迁移民安置工作,关系项目建设如期推进,更关系到项目区群众的切身利益。
科学规划,补偿安置双到位。项目建设指挥部依据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省政府新出台的集体土地征迁补偿政策,以国家政策和移民利益两个基点,从移民、搬迁、征地、迁坟、过渡安置、长期安居、养老保障等方面考虑,制定了《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实施办法》、《征地补偿标准》、《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等配套政策。针对移民对安置方式的不同需求,推出县城安置、本镇凹上安置区集中安置、货币化安置3种方式供移民选择。征地标准与省政府公布的一致。出台了安置区房屋低于成本价出售,提前搬迁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进村入户,分组包干责任制。今年1月15日,电站举行开工仪式,按计划“五一”前后开始规模施工,征地搬迁清场迫在眉睫。县委县政府从县直单位和乡镇抽调130余名政治觉悟、政策水平高,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能吃苦,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组建了综合协调、移民搬迁安置、土地征用、群众工作4个工作组,27个移民搬迁工作小组,分3人一组,每组联系包干5-8户移民户,负责宣传政策、解疑释惑、思想动员,直到移民户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并搬出房屋。
换位思考,情到深处“故事”多。尽管征地拆迁工作被称为当今第一难事,但从2月25日至3月25日的短短一个月里,通过工作队员的不懈努力,就有91%的移民户签订了协议,77%的签订协议户完成了搬迁。这是工作队员发扬不怕麻烦、不怕吃苦、不怕委屈,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取得的成果。工作队员在做宣传、动员移民搬迁工作中,把自己置身于移民的位置,着力为他们着想,积极协助他们协调解决亲友中、村民中甚至是兄弟姐妹中历史上遗留、自己无力处理的财产分割、田地、山场纠纷等问题1500多起。帮助销售牲畜69头,粮食6000公斤。总之。只要是移民需要的,只要是能够做到的,大家都不惜一切去做。工作队成为深受移民欢迎的便民服务队。每个工作队都在移民中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搬迁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看望移民,指导协调搬迁工作。
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征地搬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征搬工作当作民生工程来实施,在服从服务于国家重点项目建设需要的同时,兼顾好国家、地方特别的移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障碍和阻力,没有发生一起强搬行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9月11日和1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分别到绩溪县、旌德县视察美好乡村建设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颜银河,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陈世跃,副主任程年红,秘书长王范荣,驻会委员参...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