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绩溪县华阳镇来苏社区的来苏巷,古朴的墙上写着“古韵来苏”四个遒劲的大字。沿着干净整洁的巷子一直往前,记者看见300多米的巷内文化墙上依次介绍了“千年来苏”的历史文化遗产,来苏巷的历史传说,绩溪精湛绝伦的石雕、砖雕、木雕工艺和来苏历代名人等内容。
这是绩溪县华阳镇典型的文化巷。在华阳镇,为配合文明创建,华阳镇聘请了一批乡土文化研究专家和热心人士,组织了社区特色文化巷建设顾问团队,通过查阅史志、实地勘察、走访调查等方式进行全方位收集整理,深入挖掘五个社区的区域特点、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文化传承、先贤名士等历史遗存。根据各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形就势,在市民集中、古迹众多的巷道,充分利用布局相对集中的徽派建筑院墙,把影响市容市貌的“断壁残垣”变成了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和“园地”。
在来苏巷,记者碰到了正在观看文化墙上来苏历史传说的章澄宇。在县直单位工作的他,同样是一名热心群众,在文化巷创建过程中他积极帮助社区搜集资料。“文化巷的建设,对我们社区的历史也是一个梳理,可以及时把文化中的精华保存下来。”他说。
截至目前,华阳镇文化巷已累计投入资金90余万元,改造道路6.67公里,绿化7600平方米,粉刷清理标语、小广告等近1500平方米,修缮了一批古民房、古祠堂。
“每个社区都有这样一条巷子,每条巷子都有自己的主题和特色。”华阳镇党委宣传员陈玉玲说。
东山社区文化巷以“勤奋拼搏”为主题,大力弘扬“绩溪牛”精神和新时期“宣城精神”,激发市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杨柳社区以“诚实守信”为主题建设“诚信”巷,充分展示绩溪徽商为人经商之道,推进社会文明;来苏社区利用“西关故里”丰富的历史遗存优势,打造以“徽风古韵”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巷;五龙社区“崇文”巷,挖掘展示了绩溪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弘扬了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凤灵社区针对外来人口多的实际,继承和弘扬“包容开放”的徽商精神,建设以“开放”为主题的文化巷,传承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现在,华阳镇的背街后巷,犹如一幅幅徐徐打开的徽派画轴,图文并茂展现国学文化和绩溪本土文化。
除主题篇外,每条文化巷还设立村史村情篇、乡风民俗篇、崇德尚贤篇和美好家园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文明礼仪、传统美德、民风民俗、婚育新风、科普知识、卫生常识、交通安全等内容,成为一道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文化巷\’将抽象的文化和道德具体化,让居民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润物无声地提升了百姓素质。”绩溪县宣传部长汪旭红说。
老程是今年刚落户绩溪县城关镇的“新华阳人”,由于人生地不熟,平时他总“宅”在家里。最近,每天傍晚他总是牵着小孙子来到社区文化巷转转,一边和周围的老人们愉快地交谈着,一边向上幼儿园的孙子介绍文化巷展板上的内容。他说:“想不到一条小小的文化巷,让我交到了这么多朋友;想不到绩溪的文化底蕴这么深厚,一个小小的社区就出了这么多名人,连我这个新来的外乡人都感到骄傲。”
在文明巷上,“绩溪的好人”、“华阳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的各类榜单也都被放在了巷内的突出位置。上榜“先进们”,大多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都是本巷内的居民,让市民感受到模范就在身边,掀起了向“先进”学习的好风气。
新闻推荐
近年来,绩溪县政协主要围绕党政重点工作和群众热点问题开展协商民主。针对工业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形成了《切实优化环境、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调研报告,提出了推进工业发展的...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