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宣城市积极彰显“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城市品牌魅力,把以文房四宝产业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加大培育建设力度,文房四宝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强化政策引导。先后出台了《宣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文件,明确文房四宝产业发展定位。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将文化旅游产业纳入对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各相关县区也相继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大力促进文房四宝产业发展壮大。
强化资金扶持。市财政相继设立文化强市建设专项资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建立逐年增长机制,专款专用,通过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重点用于规划编制、资源开发引导性投入、市场营销、商品开发、人才培训等方面。2009年以来,全市共争取到580万元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对11个文房四宝相关项目进行补助。2011-2013年,争取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和绩溪胡开文徽墨累计补助1900万元。中国宣纸集团公司获得国家文化重点出口企业奖励资金100万元。争取到国家和省级非遗资金200万元对宣纸、徽墨和宣笔等企业进行补助。
强化园区和配套建设。中国文房四宝产业园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并正式对外营业。中国宣纸文化产业园和泾县丁家桥宣纸书画纸文化产业园入选省委宣传部“四个一”项目(文化园区)。中国宣笔文化园、丁家桥镇宣纸书画纸(古法宣纸)产业园、文房四宝大市场开工兴建;徽墨文化园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启动。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3年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并开工建设。泾县投资2500万元新建的宣纸行业污水及黑液处理中心已于今年5月份投入运行,万亩青檀林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郑村燎草基地已部分投产;绩溪县建立了500亩的桐籽林基地和近千亩的松树基地。
强化品牌提升。市委、市政府从文房四宝制作技艺中提炼出“千锤百炼、精雕细作、刚柔相济、百折无损”的当代宣城干部精神,丰富和提升了文房四宝的文化价值内涵。将文房四宝城市品牌提升工程列入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制定了《宣城市文房四宝城市品牌提升工程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强化文房四宝相关元素整合和城市品牌包装,着力实施“十个一”项目,推动文房四宝及相关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打响文房四宝城市品牌。拍摄并播出了文房四宝题材电视连续剧及《宣城文房四宝》专题宣传片,中国(宣城)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荣获“美丽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文化艺术节”称号。
强化保护和传承。积极申报“非遗”。2010年以来,中国宣纸集团和胡开文墨业公司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旌德徽墨制作技艺(古法油烟)、宣纸工艺品加工、泾县后山剪刀(宣纸剪)相继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宣石砚、宣纸帘制作技艺成为市级非遗项目。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6月23日,绩溪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来到伏岭镇湖村谷物雨聚土地项目蔬菜种植区,就蔬菜基地当前种植的角豆、西瓜等蔬菜瓜果进行田间管理示范指导,并给菜农送上“佳多...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