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绩溪新闻 > 正文

传统文化保护要有互联网思维

来源:宣城日报 2014-09-22 16:07   https://www.yybnet.net/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一些民俗、传统民歌、传统技艺等,正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如同一粒小石子被历史的浪花冲刷到了河床边缘,也许再也无缘进入河流,融入岁月的浪涛之中。当下时代日新月异,这条历史之河流速极快,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冲击得体无完肤,甚至灰飞烟灭。著名作家冯骥才就曾不无担忧地表示,我国古村落消失的速度相当惊人,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时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一天之内就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自然村中包含众多古村落。

如何挽救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我认为要融入互联网思维,善用互联网这一现代手段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不失为一个好的选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彼此可以相互转化。譬如新与旧、传统与现代,过时与时髦等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为融合。传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是旧的,传统的,过时的,但传播方式可以是新的,现代的,时髦的,甚至有些时候还可以为其披上一件“时髦的外套”,以吸引更多眼球,只是不能随意地置换其“特有的内瓤”罢了,否则文化的特质就会发生“变异”,这绝不是所谓的“挂羊头卖狗肉”,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传承策略。

当传统文化遭遇现代互联网,会碰撞出怎样绚烂的火花?今年7月份,全国首个电子商务和古村落保护相结合的项目落户绩溪县仁里村,火爆程度超乎预料,短短一个月,有1.6万人参与,目标5万元的项目居然募集了58万,达成率近1200%,这个名为“淘宝众筹·重建中国最美古村落”的项目真正实现了“众筹”。互联网和传统文化的联姻产生了甜蜜的效果。

火爆的背后,值得我们思考。网络是虚拟的,但使用网络的人是真实的,网络的介入使小众的传统地域文化,变成了大众的消费文化,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推而广之,古民居保护可以“众筹”,那么民俗、民歌、传统技艺、特色小吃等非遗也能“众筹”,甚或从“众筹”实现“众享”“众乐”“众传”亦未可知。

当然,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已经硕果累累,数字博物馆、数字非遗馆在网络上屡见不鲜,数字档案更是汗牛充栋。但我强调的互联网思维,绝不止于此,数字化仅是第一步,巧用网络实现非遗的合理保护和有序传承才是最终的指向。

好风凭借力。我们要善借互联网发展这股春风,大胆创新,让文化遗产真正地“活”起来,传下去。

新闻推荐

扬溪镇“三个全部”打造阳光低保

绩溪讯 “我老公有残疾,本人在家务农,两个女儿还在上学……”,这是10月13日绩溪县扬溪镇扬溪村低保听证会上的一幕,106位低保申请户依次上台阐述申请理由,村干部根据实...

绩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绩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传统文化保护要有互联网思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