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章衣萍。
?图为《章衣萍集》。
费时五年多的《章衣萍集》(布面精装五卷本,书同、胡竹峰编),终于在2015年年末,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章衣萍创作的第一个汇编本,对于为数不多的“章迷”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从“开卷有益”的层面考虑,大众化阅读,也不妨作为手边的选本之一。作为编辑者,看到零零散散的章著,终于变成了一摞有些分量的《章衣萍集》,胸中不免升起若干感慨,经年的往事不由一一浮上心头。
编辑章衣萍文集的倡议由竹峰发起。那时我们经常谈鲁迅,谈周作人,谈梁遇春。当某一天又一次谈到章衣萍的时候,竹峰忽发奇想地说:“大哥,我觉得章衣萍的小品文写得真的很好,是大手笔,其品位不在梁实秋、林语堂他们之下。我们来编一本章衣萍集吧,名字就叫《枕上随笔》。”对于竹峰的倡议,我觉得很有道理,立即表示赞同。
对于章衣萍,我的兴趣由来已久。我喜欢章衣萍,没有太多的理由,好象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怪潇洒的人,有些多愁善感,有些风流倜傥,一句话,就是有较重的文人气。早在上世纪末,当时我还在宣城教育学院工作,开设了一门地方志选修课,在所拟的题目中,就计划了一篇讲章衣萍的。我之所以打算讲一讲章衣萍,第一,因为在鲁迅的日记和文章中,屡次提及这么一个人,觉得好奇。第二,他是绩溪人,自1987年绩溪县划入宣城地区后,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说,章衣萍是宣城人了。但最终并没有开讲。其原因,现在想来,大概除了从鲁迅文章、日记中所得的有限了解外,对章衣萍可谓知之甚少,以至无法开口。1997年3月22日,也就是在我购买《古庙集》之后的第九天,我来到章衣萍家乡——绩溪县北村。那一天,陪同我的是县委宣传部的程渡生科长,他对章衣萍也几乎一无所知。在乡长助理邵秋芬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北村下街61号,朝拜了这座章衣萍度过了童年岁月的老宅。木讷、而且方言难懂的章菊萍女士热情接待了我们。她是章衣萍胞弟章洪刚的小女儿,1949年出生,她所知情况不多,只能出示一册绩溪县文史资料,上面载有他父亲所写的一篇《章衣萍简介》。这份后来经考订有许多史料出入的简介,大大丰富了我对章衣萍的了解,几乎可以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次实地考察之后,章衣萍从幕后走到我的读书世界前台,开始占据一个比较突出的地位,遇见新出的著作要购买,与朋友谈天时会提及,技痒的时候,会拿他作一个题目写出所谓文章。直到2006年博客风起,在网络上结识到竹峰,章衣萍成为我们共同咀嚼、品味的精神食粮。
《章衣萍集》的文献搜集工作十分艰辛。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搜集改革开放后所出的新编或重印本。其中最早的是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在1993年11月出版的海派小品集丛章衣萍集《随笔三种及其他》,此后有1994年4月东方出版社所出的《窗下·枕上·风中随笔》,1994年5月河北教育出版社所出的中国现代小品经典《古庙集》,1996年4月花城出版社印行的三四十年代中国婚恋小说系列《情书二束》,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编辑出版的中国现代散文经典文库《李叔同章衣萍卷》、中国现代小说经典文库《章衣萍》,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现代名家名作《章衣萍作品选》。除1994年以前所出的三种属于较严谨的出版物,其它几种均乏善可陈。第二是通过网络检索。主要是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和孔夫子旧书网,了解章衣萍的生平、创作情况及坊间可以寻觅到的章衣萍著作。在这个渠道,我搜集到章衣萍的《樱花集》、《青年集》、《秋风集》、《衣萍书信》、《倚枕日记》等代表性著作复制本,购买了章衣萍编著的中国名人故事原版本多册和翻译作品《苦儿努力记》。第三是到复旦、上图等图书馆查阅复制。考虑到章衣萍主要活动区域在北京、上海、四川,因此选择了复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华东师大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作为查阅的主要阵地。从我所见到的各图书馆检索目录看,复旦图书馆所藏最全、最多,重图次之,上图、国图又次之。因此,《章衣萍集》所录文稿多以复旦所藏版本为依据。
章衣萍是一个多面手。他不仅创作小说,写了大量小品文,出版了几册诗词集,还有好几种古籍的点校和外国作品的翻译,并应上海儿童书局的约请,编写了数十种历代名人故事。他的小说创作,最有名的自然是《情书一束》、《情书二束》,此外篇幅较大、比较具有小说意味的,是《友情》,可惜只是一个“半部书”,仅见上部的10章。在上述几种之外的小说创作,都是零头散篇,曾经编成《衣萍小说选》出版。本次编辑章衣萍文集,基本都收入了。他的小品和散文创作,是他整个创作的主体,也是最见水平、最富个性的创作,如前所述,计有小品《随笔三种》、《古庙集》,散文《樱花集》、《青年集》、《秋风集》,此外的零散创作收入1933年初版(1947年再版)的《衣萍文存》(一、二),这次编辑时,也都基本收入。章衣萍是中国白话诗歌最初的创作者之一,主要原因,自然是和胡适同乡的缘故。那时,他和在北京、杭州的几个绩溪同乡胡思永、汪静之、曹佩声(诚英)、胡冠英、程仰之等,书信往还,诗歌唱和,颇有几分诗歌发烧友的派头。胡适曾讥讽他们这样下去,“饿也要把你们饿死了”,告诫他们:“你们做那些没有底子的诗,何不专心学英文?”但是,学着《尝试集》,一个个竟然颇做出一些成绩来。章衣萍把自己最初的诗编成为一册,取名《深誓》,那是对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的纪念。后来又增加几首,以《种树集》重新出版。他所作的词,数量有限,编辑成册的有《看月楼词草》,以及入川后所写的一册旧体诗集《磨刀集》。大概是为了响应胡适的提议,章衣萍认真地自学英语,达到可以阅读英文原著的学力。先后翻译了《少女日记》(与铁民合译),《契诃夫随笔》(与朱溪合译),法国莫奈德著《苦儿努力记》(与林雪清合译),英国威尔斯著的《未来世界》(与陈若水合译),奥地利斯奇凡·蔡格(通译斯蒂芬·茨威格)著《一个妇人的情书》,迈尔士著的《怎样做父母》(与秦仲实合译)。以今天的眼光看,其水准是极其有限的。我在最初拿出的编辑计划中,打算收入一两种,以便一睹衣萍翻译的风貌。但考虑到阅读效果起见,特别是多数均与人合译,最后割舍了。受胡适(或者亚东图书馆)的影响,章衣萍也学着做了一些古籍点校,经他点校的有宋朱敦儒著的《樵歌》,明谢肇制著的《五杂俎》,明袁中道著《珂雪斋近集》,清张潮《幽梦影》,与沈亚公合作点校了清襟霞阁主人著《霓裳续谱》,均由中央书店出版。
30年代初,浙江余姚人张一渠创办上海儿童书局,约请一批作家编写儿童读物。章衣萍以其文辞简短、口语化,被朋友们认为最适合撰写儿童读物。他因此在“中国名人故事”的总名下,编写了《孔子》、《陶渊明》、《诸葛亮》、《班超》、《洪秀全》等多达30多种儿童历史读物,也有些是与夫人吴曙天合撰。为了增加儿童的阅读兴味,尤其是让读者更多了解自己,他还撰写了《我的祖母》、《我的儿时日记》、《给小萍的二十封信》等近于传记的作品。还撰写了《儿童作文讲话》一类帮助少年读者提高写作水平的理论著作。限于篇幅,同时又考虑到都属编写而非原创的作品,这次文集均未收入,拟待日后有机会来出专辑。
在创作之外,章衣萍另有书信、日记和理论作品问世,如《衣萍书信》、《倚枕日记》、《作文讲话》、《新论理学》、《修辞学讲话》等。他的书信和日记都可以作散文读,自然也可以归入散文一类。理论著作基本上都是他的教学讲义,或在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大量引用各种参考文献,难免掉书袋之嫌,但总体看,也还颇见自己观点,一些表述也还生动有趣,这次编文集时,将两种代表性的,收入了文集。
章衣萍是“五四”后期新文坛小有名气的作家,也是顶级文人圈中熟络的人物。但他的创作与纯粹“作家”不同,从前述介绍中可知,他既不专精于小说,也不专情于散文,诗词也属偶一为之,真正潜心创作的时间,其实有限得很。但这并不是说他的作品不够专业,相反,无论小说、散文、小品乃至诗词,都在水平线之上。其小说,描写男女爱情之赤诚、大胆,批评世相之认真、热烈,在当时文坛,可谓“极端”;就写作技巧言,他的小说不事雕琢,用通俗的白话,讲述“自己的故事”,带着很强烈的“自叙传”色彩,颇能引人入胜。但限于年轻和生活阅历,其小说内容的狭窄、单一是可想而知的,在《友情》中,“道听途说”、“添油加醋”般的“编造”也是十分明显的。按照他对新文学初期创作成果的评价,这自然都是因为“幼稚”,在所难免。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散文和小品,直逼“经典”,达于一流,虽不可与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顶级作家相提并论,但若从性情之率真,文笔之老道,乃至所记内容之高广,则均可以“名家”视之。已故复旦大学教授许道明说,章衣萍“是道地的小品作家,他的小说也写得如同散文一样。”又说:“(章衣萍)作为《语丝》中人,他练就了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身手,但同时摆着风流名士的派头写着名噪一时的《情书一束》。”在创作闲适(有时乃是激愤)的小品文之先,受时代潮流和身边人物影响,章衣萍创作了一批白话新诗。他的新诗主要歌颂爱情,也有一些纪录家庭变故、朋友离散等日常琐碎,属新文学初期创作中较富影响的作品,他也因此被新文学大系收入。他新诗的主要成就,是学《尝试集》学得像,并且能完全用自己语言表情达意。也许是时代风气和文人积习所致,章衣萍发表了不少书信和日记,那些私密性很强的文人尺牍和日记,多数可以作随笔、小品看,“创作”的痕迹十分显明。
在编校过程中,颇为头疼的有三大问题,一是标点符号的滥用,二是手民之误,三是英文的征引。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式标点的使用已经有了些年头,但仍然很不规范,就章衣萍的创作看,逗号、顿号、分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这些最常用的标点符号,许多地方都用得不很恰当,尤其“细菌”、“弹丸”(张耀翔语)——感叹号的随处乱用,省略号的超长连用,好比白粥里夹着一些稗子、砂子,总让人不舒服,因此,在校对过程中,尽量予以改正。由于那个时代的著作绝大多数均采用铅印,手民之误在所难免,凡被发现出来的,均作了纠正。章衣萍的英文以自学为主,但达到可以通读原著的能力,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但在他的创作中,因排印的错误,英文的引用(主要是部分外国人名、作品名以及部分英文诗歌)往往造成阅读的障碍,在校录过程中,作了力所能及的改正。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原定六卷的章衣萍集,最后只出了五卷,收有《友情》在内的小说卷(下)被删除,使小说由原定两卷变成一卷。
新闻推荐
绩溪讯 2月23日下午,绩溪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接到一市民反映称:其在县城顺丰快递取包裹时发现一位老人也在取包裹,老人自称是花了六千元邮购的药品。该市民觉得老人...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