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③
④
⑦
⑤
⑥
②
对于绩溪县华阳镇来说,刚刚过去的五年,是砥砺奋斗、硕果频出的五年。
这五年,效益农业、新型工业、特色旅游协调发展,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全线飘红;
这五年,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文明创建亮点纷呈,“幸福华阳”深入人心;
这五年,政府自身建设得力,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赢得赞誉一片……
一路艰辛、一路高歌,正是汗水与坚持,将这果实催发得格外香甜,如今,不妨让我们将这份成绩再一次细细品味……
发展经济,各个领域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华阳镇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该镇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在异常重要的大建设中,迈出了科学发展的新步伐;在异常关键的历史机遇期,实现了跨越发展的新突破,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坚持“强工富镇”为理念,以链条产业集群(基地)为平台,以服务工业企业为抓手,以传动链条、汽摩配件、机械加工、生物医药、丝绸服装为重点,着力抓好工业经济总量扩张,保持全镇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镇用人在10人以上的机械加工企业达82家,20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14家。集群从业职工近8000人,企业总资产从2010年的15亿元增加到现在的近50亿元。
效益农业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五年来,该镇培育经果林、大棚蔬菜、苗木盆景、蚕桑、笋竹两用林25个,高效经济作物示范基地2个,水产、小黄牛、生猪养殖业示范基地33个。全镇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增高山药业等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有5家,绩溪黑猪等7个有机农产品,组建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2家),家庭农场有14家,(其中3家为市级),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1家。各项惠农政策扎实推进,五年共发放退耕还林、粮食直补、水稻良种、农资综合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等补贴资金共2215万元。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推动林权流转,发展油茶种植项目655亩。举办了生猪、家禽、大棚蔬菜种植及其他技能培训班90期,培训新型农民5000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4000人。
特色旅游持续升温。围绕绩溪县“和谐之源、名人故里、文化名城、徽菜之乡”的品牌优势,华阳镇开展工作,重点开发旅游资源,向旅游市场要效益。紫园山庄荣获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称号、徽菜产业文化园成功争创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园区、劳模徽菜文化园成功创4A级景区——一个个明星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华阳镇特色旅游蓬勃发展的最好佐证。据统计,五年来华阳镇新增“徽之旅”、“徽州旅人”等4家旅行社。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8.8亿元。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迅速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数字表述更为直观。五年来,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5年底,实现生产总值达15.8亿元,年均递增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2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40元,增长10%。全年镇参与财政分成规模企业税收2573.7万元,超任务数的15.8%,年均递增19.3%。
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五年来,华阳镇继续加大民生工作投入,创新工作开展文明创建和居民思想道德养成,一直以来,华阳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华阳镇深入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巩固民生工程建设成果,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五年来,该镇共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1600人,4586名被征地农民享受养老生活补贴;认真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筹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五年来,城乡医疗救助166人次,救助金额52万元。全镇城镇低保申请对象审核通过1346户,2450人得到救助,累计发放低保金5015万元。农村低保审核通过326户477人,发放救助金额356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任务。累计发放抚恤金,复员退伍军人、下放职工、三老人员生活补助共272万余元,五保户供养发放12万元。保障性住房配租1989户,其中园区企业配租1392套,政府投资配租597套。上报保障性住房补贴摸底登记3054户次,补贴资金665.78万元。救助贫困重度残疾人922人,审核上报贫困残疾人“千元就业工程”69人。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华阳镇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8960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4355人。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开展,全民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部分社区牵头成立了“篮球协会”,群众性文体活动日益丰富。该镇民主法治有序推进,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新建特色法治文化巷和高迁村法治广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荣获安徽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同时,该镇扎实开展工作,保证国防教育、双拥、妇女儿童、关老协、档案、统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民族宗教等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从严治党,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该镇注重抓好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以华阳党校为平台,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学习教育活动。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以社区(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齐基层组织带头人。严格执行“三村”管理办法,规范“村务、村事、村财”管理。创新党支部设置,把支部建在网格上,让干部人人进网格,党员个个有网格,实现了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新型组织体系。新建非公企业党员服务中心,加强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帮扶支持。实行党代表工作室开放日制度,搭建党代表全程履职服务群众的平台。严贯始终,加强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建设。规范“一平台两中心”建设,制定和完善行为规范。认真贯彻“两个主体责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坚持不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的落实。
自身建设,打造廉洁高效政府
五年中,华阳镇狠抓政府自身建设,凝聚干群思想、密切干群关系。为确保大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迅速落实到位,华阳镇还制定和完善了针对机关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机关效能,为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拱了有利保障。
坚持每周工作调度,推进落实工作首问责任制。落实工作岗位牌、去向牌、监督牌,严格上下班和驻镇制度。实施重点项目周调度、月督办,强化目标管理,狠抓工作落实。以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促进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治理模式,把工作开展在一线,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建设效能型政府。
该镇推进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协调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坚持民主科学决策,完善重大决策议事程序规则,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镇人大和社会的监督,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会议、文件、简报缩减30%以上,“三公”经费同比2011年相比下降69%,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高。积极办理政府信箱咨询和投诉事项,办结率100%,办理效率进一步提高,政民互动渠道更加畅通,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回望来路,累累硕果镌藏于心。如今站在新一个五年之始,华阳镇已成功“接棒”,新征程号声响起,华阳人必将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奋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齐力共创,文明建设亮点纷呈
华阳镇五龙社区张伟、东山社区张巧仙2人被评为“宣城好人”、来苏社区申士珍被评为“安徽好人”……连续开展三届的“华阳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中,涌现出40位“华阳好人”,而他们,正是华阳镇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名片。
2015年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关于表彰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决定》,华阳镇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华阳好人”评选活动,是该镇加强居民素质养成、积极营造文明创建氛围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五年来,该镇始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之花盛开在华阳镇的寸寸肌土。
在文明创建方面,该镇积极弘扬主旋律,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以道德讲堂为平台,大力发挥典型示范效应;2015年9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和客户端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该专栏第十四期播出了《安徽绩溪章氏:崇文重教礼义相传》,这是安徽省第一个家规家训专题片。该镇历年来通过“五好文明家庭”、“十星清洁户”、“平安家庭”、“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创建,特色文化巷改造、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文明理念深植每一个华阳人心中。
以志愿服务为常态,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该镇以社区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300余次。以“三线四边”整治为抓手,改观提升镇容镇貌。加大公路、铁路、河道沿线和周边环境集中治理,建立常态保洁机制。小区环境面貌有所改观,创建氛围有所提升。开展治理“牛皮癣”、规范户外广告牌等专项行动,使城市管理在标本兼治中不断向规范化迈进。农村清洁工程“市场化”有序推进,中心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全覆盖”,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得到明显提升。
①高迁村美好乡村建设全景
②市委书记姚玉舟参观社区文化巷
③市长韩军视察深化乡村全程代理为民服务活动
④郎家溪村开展“每人每月一元钱,换来清洁好家园”筹资大会
⑤第二届“华阳好人”推荐会现场
⑥大型宣传活动
⑦开展“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入户走访
新闻推荐
绩溪讯1月24日起,绩溪遭遇“最强寒潮”袭击,然而,在绩溪县徽州学校却掀起一股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的“别样热”,30名学员冒着严寒,起早摸黑学习网上创业。 &...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