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绩溪新闻 > 正文

石川村:专业合作社 产业助脱贫

来源:宣城日报 2016-03-23 10:39   https://www.yybnet.net/

3月16日天刚亮,绩溪县伏岭镇石川村村民汪大明就在自家的香菇棚里忙碌了起来。“现在是香菇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管理上不能马虎。”汪大明说。

正说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径直拉开了香菇大棚,走了进来。“胡总,这么早就过来了。”汪大明高兴地迎了上去。“菇棒上这些发霉腐烂的部分要及时摘掉,这样才利于香菇生长。”这位“胡总”四下看了看,拿起了旁边的一个菇棒跟汪大明聊了起来。

来的这位“胡总”名叫胡永陆,是绩溪县中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有着数十年香菇种植经验的他,如今俨然成了村里的大忙人。“这两年,合作社通过陆续指导贫困户种植香菇,帮助不少人脱了贫。”胡永陆从头说了起来。

2012年5月,集菌种生产、收购贮藏、研发推广等产研购销一体化服务的省级示范合作社——绩溪县中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两年后,绩溪县政府在对该社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启动菌种种植*项目,通过扶贫资金支持建立扶贫种植基地。

“仅2014年,合作社就直接带动63户贫困户种植香菇63亩,户均增收4000多元。”胡永陆介绍说,无论是像汪大明这样的分散种植模式还是集中种植模式,合作社都会对其进行全程技术培训。说着,他带着记者来到了村里的一处香菇集中种植地。

在这片种植地记者看到,数十个菇棚有序地排列,与汪大明家的菇棚呈现不同的样貌。掀开其中一个菇棚,胡秋红正耐着棚内的高温采收成熟的香菇。

家住石川村的胡秋红和许上游均是聋哑人,由于身体有缺陷,一直以来他们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自从村里兴起种植香菇的“潮流”后,两人被合作社安排到村里的香菇集中种植地进行生产管理。现如今,两人不仅每月能拿到固定工资,每年年底还能获得合作社的分成。

“除了解决村里60岁以上和伤、残、病等非正当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外,集中种植模式主要针对那些想脱贫又有顾虑的贫困户。”胡永陆告诉记者,通过集中培训技术和参加生产管理,没技术的贫苦户能在集中种植中学到技术,有顾虑的也能在集中管理中得到锻炼。

种植的香菇如何找到销路?问题甫一抛出,胡永陆赶紧摆了摆手,然后抢过了话柄:“一点都不用担心!”他说,合作社在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专设了新鲜食用菌固定销售点,此外全省其他地区也有部门分销点,这些成熟的市场较好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多年来,由于合作社帮扶有力,石川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不少像汪大明和胡秋红这样的贫困户也脱了贫。2015年,合作社荣获“安徽省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以前种地加上在县城做小工,一年也不过挣几千块钱,现在种香菇一年能挣两万多块钱。”采访结束前,汪大明表示,今年下半年自己准备适当扩大种植规模,争取到年底有个高收入,进一步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

新闻推荐

绩溪开展“五一”前 景区安全隐患整改

绩溪讯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为确保“五一”及旅游旺季游客人身安全,打造和谐、安全的旅游环境,近日,绩溪县安全生产办公室牵头,组织安监、交通、交警、水务、文旅委...

绩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绩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石川村:专业合作社 产业助脱贫)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