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高铁返乡的人们。本报记者 项嘉 摄
旌德高铁站,乘客正在等车。
本报记者 项嘉 摄旅客们乘坐高铁到绩溪县参观章氏故居。 章昭华 摄
去年冬季的大雪中,泾县高铁站志愿者组织铲雪。本报记者 项嘉 摄
去年6月28日,合福高铁正式通车,宣城迈入了“高铁时代”,宣城与外界的距离更近了。这一年,合福高铁宣城段历经恶劣极端天气的考验;这一年,山水诗乡的美名、徽文化的悠久历史,随着高铁扬名更远。
优质服务, 沉着应战极端天气
进入8月,泾县高铁站台没有七月的热闹,放暑假的大学生们都已经坐着合福高铁平安到家。“呵!”站台服务人员长舒一口气,“暑运回程高峰已过,极端天气已过,合福高铁整整一周岁啦!”
据了解,2015年,刚投入运营的合福高铁,便逐渐历经高温酷暑、极寒天气、超强降雨等各种极端环境,如此严峻考验不仅没有损及高铁运输,反在铁路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志愿者的携手努力下,缔造出更为稳定可靠的服务模式,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不断总结调整,主动适应外界变化,才能保持科学周到的常态服务。”据列车服站人员介绍,在一连串的灾害天气中,各车站加强设施维护,随时保持状态良好,重点保障空调温度调控,杜绝高温中暑等危害事件,列车餐饮等日常服务全天备勤应急。并协调各站台志愿者,提供购票导乘、提携行李、帮扶老弱病残等特殊服务。此外,增设手机加油站、雷锋服务站,舒缓候车乘客的各项压力。
“极寒天气由志愿者除冰铲雪,春运高峰由各部门紧急联动,一年来的辛苦磨炼只会让今后的工作更为从容。”据泾县铁路办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泾县站日均到发旅客2236人,其中双休日接近3000人,去年国庆当日达到6000人最高峰,今年春运期间突破12万人大关,全年共计到发送80万人次,为芜湖段县级站之首。此外绩溪站全年发送量为36万人次以上,而规模最小的旌德站,全年发送量竟达到50万人次以上。
设施周全,
支撑最美高铁沿线
“规模最小,但我们离黄山风景区最近呀!”旌德县高铁办负责人江建国说,“合福高铁,有‘全国最美高铁线\’之称,在此条线路上来往的旅客,大多是冲着‘美丽\’二字而来,因此周密的配套建设,是留下美好形象的重要方面。”
据了解,旌德高铁站东临苏浙沪、西接黄山,地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核心区,也是距黄山风景区最近火车站点,直线距离小于20公里,同时县域内自然与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当地政府根据铁路部门高效对接的提议,全面实现旅客“零换乘”,旅客下了高铁即可乘坐“高铁专线”,快速前往宣城市区,也可以乘坐黄山景区大巴,亦可轻松打车休闲周边景点。
“我们绩溪站的配套建设可是大手笔。”绩溪县铁路办办公室负责人洪河介绍,按照高起点、多功能、零换乘、规模化、便捷化的要求,县政府投资4.7亿元,兴建了站前区休闲广场、公交车站、出租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道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周边主要干道升级改造,这些项目皆被列入2014年全县“重点工程”。目前,除交通综合枢纽工程以外的其他服务、旅游类配套设施,均与合福高铁同步运营。
“泾县站,已成名副其实的‘宣城南站\’。”据泾县铁路办工作人员介绍,泾县站距宣城市区48公里,距芜湖市区74公里,距黄山景区115公里。205国道及322省道其间穿过,因此为对接配合高运输,现已将205国道与322省道扩建为宣泾快速通道,宣城市区直达泾县站只需40分钟,高铁出行成为宣城市区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
历史机遇,
特色文化广为传播
又一列洁白的和谐号,呼啸驶出绩溪高铁站,又送走了一队特殊的文化旅客。据了解,他们是铜陵市人民银行组织的廉政文化学习访问团,随高铁走访绩溪县城,拜访章氏故居,学习《章氏家训》。据了解,随着高铁开通,原本处于徽文化中心地段的绩溪县,迎来向全国展示徽文化的全新机遇期。
据了解,合福高铁宣城段的县域,除了建设打造以徽派文化为底蕴的品牌战略,更是在历史契机面前勇于创新,因地制宜推出各自的“高铁战略”。
“慢城理念,最近刚进入中国,全国只有江苏高淳县与广东梅州市雁镇两家,旌德紧随其后。”据江建国介绍,慢城是指放慢生活节奏,协调城市形态,把城镇人口控制在5万人以下,杜绝污染与噪音,发展绿化能源,拓展城市绿化,支持传统手工方法,恢复传统生活方式。“如此规划情景,可让众多路过此地的游客,来此放松压力,慢享传统文化。”据了解,该县已成立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编制“慢城”建设专项规划,以及修建高铁新区。
泾县也随着高铁发展,大幅推进文化战略。据泾县铁路办工作人员介绍,该县依托高铁,鼓励本地特色走出去,以红星宣纸为龙头,拉动文化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350个,特别是机电泵阀、宣纸书画纸、宣笔、茶叶、木梳等经营项目,逐渐形成高铁“商务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借助本地红色热土、山溪漂流等特色旅游资源,吸引高铁沿线的商务人士驻足观光,全面提速本地旅游升级提升。
广泛宣传,
推介山水诗乡美誉
“以前,只知宣纸、皖南事变。”一队来宣城旅客换乘上站台大巴,感慨地说:“合福高铁提升了整个宣城的名气,手机微信上公布的山水诗乡文化旅游项目中,有一半的文艺游乐项目都在高铁沿线。”
据了解,宣城市文化旅游部门依托“最美高铁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项目,逐渐将宣城的“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宣砚,推荐至全国各地。中国文房四宝之城、扬子鳄之乡、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省十大自驾游目的地等美名,也随着高铁传播开来。
“光旌德,就因合福高铁受益颇深。”旌德县文旅委副主任叶鹤林表示。据了解,2015年,全县旅游人数达到154.3万人次,旅游收入5.8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4%和24.1%。而2016年上半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38.4%;实现旅游收入3.947亿元,同比增长39.2%。“高速增长引来难得商机,其中招商引资的四星级海螺酒店,投资额约1.5亿元,五星级微源酒店,投资额更高达2.1亿元,而投资3亿元的安徽东黄山江村度假区现已开工。”叶鹤林说。
“泾县因高铁开通深层刺激文化旅游等众多经济项目。”据泾县铁路办工作人员介绍,该县近一年来市场拉动效应明显,游客接待量、旅游经济总收入明显高于往年。其中2015年,共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20.56%,总收入为28.36亿元,同比增长26.44%,仅桃花潭、查济、宣纸文化园等6大景区,就创下过一周接待游客3500人次的记录。全县创下“全国深呼吸小城”、“红色旅游县”等众多荣誉称号,带动文化旅游单位360家,支持就业岗位3万多个。
同时,宣城市也出台了《宣城高铁旅游宣传营销专项行动计划》,抢抓“合福高铁”开通契机,积极应对交通格局的新变化,迎接即将到来的高铁旅游新时代。
新闻推荐
绩溪讯(胡彩云 特约记者 江来国)绩溪县的关女士十分懊恼,她将自己的银行卡长期借给朋友用于资金往来结算,却不想给自己惹来了金钱官司,更糟糕的是,绩溪法院一审判...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