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出台《美好乡村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及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定点帮扶美好乡村建设制度,排定工作计划,并成立高规格的领导组和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全力以赴推动这项工作。
问:邵书记,请您谈谈郎溪县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主要目标、主要思路和近期的工作计划?
邵书记:主要目标:县委、县政府明确,到2015年全县60%的建制村达到市级美好乡村标准;到2012年底,全县农村垃圾处理无害化覆盖率达到100%。创建计划:到2015年创建60个示范点,其中今年要抓9个。
具体思路和工作打算:第一,是抓节点。主要有四个节点:一是规划。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以“把镇区当作景区建、把村庄当作景点建、把民居当作景观建”作为规划标准,坚决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在风格上,必须一个村一种风格,不能搞的五花八门,以徽派为主,也可以结合实际,规划建设一些欧式、地中海风情村镇。但不管是什么风格,一定要请高手设计。要充分彰显特色,结合“九德郎溪”各乡镇的发展定位,融入文化的元素,力争做到移步换景、看景辨村。二是机制。垃圾处理机制,包括垃圾桶、保洁员等配备,市里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标准,县里主要是落实到位。同时在调度上,县委、县政府将实行严格月调度机制。三是整合。就是要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工作。主要是解决小项目、散资金孤掌难鸣的问题,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高品位的事、办单个部门办不了的事。资金整合从报项目开始,与规划紧密对接,通过规划把项目资金统起来。四是建档。确保数据资料完整性。第二,是攻重点。今年,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9个示范村,要按照要求高标准启动规划、建设、改造。另一个是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率要达到100%。这是一个硬任务、死任务,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不得变通走样、不得降格以求。在经费上,按照36元/人的标准,县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在年初预算安排10元/人的基础上,又预算加5元/人。第三,是破难点。主要是资金问题。首先,是政府性资金保障。两大块:一个是财政投入。政府再困难也要确保。县政府今年将拿出14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是垃圾处理。另一个是整合项目资金。按照“资金整合、项目叠加、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把资金整合到精品村和示范村的创建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这两块加起来,我们每年投入美好乡村建设的经费将不少于1个亿。其次,是拓宽渠道,向共建部门、企业以及村里成功人士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美好乡村建设。比如我县新发的东堰头示范点就是由本地企业家投资共建的,效果比较好。再次,发动农民群众筹资筹劳,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创新运作模式,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投身“美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闻推荐
郎溪讯近年来,郎溪县毕桥镇将精神文明建设虚功实做,以开展“实力毕桥、生态毕桥、魅力毕桥、和谐毕桥”活动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农民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