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年宣城市农村合作金融完成了一次大变脸经过改制七家农

来源:宣城日报 2012-08-28 22:11   https://www.yybnet.net/

2011年,宣城市农村合作金融完成了一次“大变脸”:经过改制,七家农村银行在各县市区先后成立,农村信用社这个名称从此在宣城成为历史。 

改的决不仅仅是名字,这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正如业内人士所分析:持续改革,是这几年农村合作金融显露头角的原因,也是接下来要继续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由“社”变成“行” 

从“社”变成“行”,主要功课是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探索建立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体系和以监事会为依托的监督约束机制。简言之,就是走向市场,成为真正的银行。对于宣城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仍在进行中的过程,事实上,4家农村合作银行将继续向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时间定在明年。即便全部成了商业银行,还需要时间“脱胎换骨”。 

值得高兴的是,宣城市是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而且各地步调整齐,体现了宣城“争先进位”的速度。变身之后的效益也立竿见影,每家行的经营业绩均大幅度提升,数家行更是翻番增长。 

作为扎根农村的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逐渐摆脱体制的束缚之后,尤其在支持县域经济、服务“三农”等方面,展现了日益强劲的支持力,正如一位县领导所称赞的一句话:做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 

据了解,在普遍资金难的今天,改制后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经成为县域当地的“香饽饽”,被当作信得过的“自家银行”。看看他们的表现: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郎溪县,郎溪农合行的信贷业务在不长的时间内,便超过了其他银行,今年1-7月份,净投放4个亿,更是遥遥领先。宁国农合行存款余额在当地金融机构中存量占32.39%,贷款余额存量占22.46%,包括改革以来两年的增量占比,四项数据在宁国均位居第一。泾县农商行在存款业务不到当地三分之一的情况下,贷款投入却占了二分之一。 

改制不改向 

在改制的过程中,宣城市农村合作金融改的是经营机制,不改的是服务定位、服务方向。据了解,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0.4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38.79亿元,服务“三农”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各农村银行主动创新产品,解决融资难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皖南商业银行根据宣州的区域经济特点,两年来,累计发放合作社担保、林权抵押、烟叶生产等专项贷款15.8亿元。广德农合行针对开发区企业前期投入大、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在建工程抵押贷款,累计提供1.8亿元信贷支持,缓解了十余户企业的燃眉之急。旌德农商行先后开办了“创业金桥”、“成长金桥”、“灵芝产业专项贷款”等新的贷款品种,全力支持当地经济建设。 

各农村银行积极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改善乡村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累计发行金农卡68.07万张,卡均存款余额5682元;自动取款机已累计布放132台,逐步完成网点布设;安装POS商户1760户。累计签约网银用户近2万户,较年初增加1万余户;签约短信用户57000多户,比年初增加2万户。全市已累计受理贷款直通车申请4000余笔,其中7月份审批1400笔,客户足不出户即可用电话和上网方式提交贷款申请。 

尤其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农村银行成为最贴心的银行。针对部分小微企业无核心资产作抵押的问题,各农村银行相继推出收费权、商标权以及仓单质押贷款等品种。四家农村银行通过省联社科技平台,推出一款新型金融信贷产品——金农易贷·福农卡,通过“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有随贷”的方式,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加便利的融资渠道。到7月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9.1亿元,较年初增加12.2亿元。改革未竟时 

尽管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于现在的农村合作(商业)银行来说,改革还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在金融业态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成功转型,进而真正与其他银行“平起平坐”,可以说依然任重道远。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好。一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架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宽广的视野,在广阔的天地里积极作为,抓住机遇实现农村银行的加快发展;二是规范内部管理,加强风险防控。目前,各农村银行相继启动了审计管理、事后监督及银企对帐三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并已全部上线投入运行,各行内控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宣城市多家农村银行斥资聘请专业机构对网点进行标杆网点打造,就网点环境、服务流程、职工形象作了明确统一的规范。三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致力拓展市场。近期,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将开展“四个一”工程建设,即让每户村民都有一张金农卡、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台金农便民宝、每个乡镇都有一台自动取款机、每个县都有一个自助银行。 

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宣城市“三农”经济较为发达、小微企业众多、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合作金融在成功转型之后,将会迈向光明的未来。

农村信用社是人们熟知的一种传统金融业态,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几年来,宣城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断改革,并且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改革的实质是向市场主体的身份转变,目的就是摆脱体制束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宣城市是农业大市,又是小微企业众多的市,而“三农”以及小微企业一直是金融支持的薄弱地带。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发展,无疑将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衷心希望宣城市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广阔。

新闻推荐

在大棚里播种希望

9月4日傍晚,迎着习习的秋风,记者驱车来到郎溪县十字镇蔬菜大棚基地。踏上田间的路,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片蔬菜大棚整齐地列队。大棚里,菜农们正忙着栽种蔬菜秧苗播撒种子,将生活的新希望播种在...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年宣城市农村合作金融完成了一次大变脸经过改制七家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