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遇婷
自宣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被列为国家局、省局(公司)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试点单位以来,宣烟人紧紧围绕推动“卷烟上水平”,以全力推进“33311”学习型组织架构为目标(“333”即三个层次、三个平台、三个载体,“11”即检查和考核),营造出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在全局上下掀起了一股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潮。
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齐美生对建立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给出了精炼的概括,“只有不断地学习,企业才会有创新意识,才能具有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一个不断学习的企业才是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简单的话语却发人深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态变化、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对于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时间是宝贵的,而学习是迫切的。“学习型组织”、“终身学习”等理念已深入人心,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处处生根发芽。建立全员学习的好机制
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2012年工作会议上,局长、经理齐美生提出“夯基础、上水平、促转型”的2012年工作目标,结合自身实际,该局以党组中心组学习、科级干部学习、全员学习三个层次为抓手,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
在推进学习的过程中,领导班子是参与者、更是引领者。龙头舞动,龙身联动,在宣城烟草,党政班子带头、一把手带领的“带学”风气蔓延开来,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已经形成。
党组中心组学习突出主题。每季度的党组中心组学习坚持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坚持学以致用,重点着眼于解决工作中的重大突出问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学习,制定带有方向性、引领性的政策。
科级干部学习常抓不懈。机关科级干部集中学习会,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重点,每月集中组织不少于一次。2011年4次集中学习会先后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科级干部思想理论水平。截至目前,科干学习会已召开十次。
全员学习持之以恒。2011年,市局面向全体员工发放《读点经典》1-10辑共500册,面向市局(公司)机关党委全体党员发放《经典天天读》1-6辑共103册。2012年制定营销人员学习制度,实行内、外部培训相结合,个人业余时间自学与团队集中学习并行的形式,促使全员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学习。
在不少人的眼里,“学习”往往是一个“软”指标,但是在宣城烟草,“学习”却有着一整套“考学”制度、刚性的“硬”约束。
将检查贯彻到底。学习笔记的质量纳入学习活动检查内容,学习园地的内容也作为考核测评的依据;将国学经典和安徽烟草“成长”文化、“徽映”服务品牌有关理念纳入每月的应知应会测试;政工科半年开展一次学习需求的问卷调查,一年进行一次学习成效的总结。有目标,有平台,有考核,有奖惩……在宣城烟草,目前已形成一整套与学习要求相配套的机制与制度。
将考核落实到位。进行规范化管理,健全考评督查机制,《员工学习手册》监察室(督察)会同政工科采取日常督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程监督、促进学习;根据每月所学或指定内容,定期组织开展月度学习测试活动,形成“周学月考”的学习检验机制。
“考学”不仅是检验成绩的标准,同时也是选拔人才的一个方式和途径。
郎溪县烟草专卖局(公司)专卖监管股稽查大队的大队长——夏卫国,一个30出头的热血青年,说起“学习”,他可就有一箩筐的话,“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抵触,平时工作忙,哪有时间能静下心来看书呢,可是不看又不行,因为规定每天都要写读书笔记,会不定期检查,写评语,还要考试,验收成果。”话说至此,夏卫国抓抓后脑勺,“于是我只能将学习的时间放在晚上,每天晚饭后,儿子在写作业,我就坐在他旁边看书,有时我还读两句论语给儿子听,并解释它的意思,看到儿子崇拜的眼神,我心里满满的都是自豪,后来,每晚的学习就成了一种习惯。”言语中,流露出一种幸福之意。
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宣城烟草这支队伍作风进一步改变,素质逐渐提高,办事能力不断增强。构建多元学习的新平台
在宣城烟草,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有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平台,形成了强大的“促学”载体。
“青檀学院”品牌效应显著。青檀学院是2009年宣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省内独创的一种员工培训模式,采取全脱产式训练、集中封闭、小班教学相结合等方式训练,学院的创办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创造了强大的载体,创办至今共培训700余人次,培训时间超过200课时。2011年上半年,又创新开办了青檀学院移动课堂,以“讲学”的形式,邀请行业内资深讲师为学员授课,开展“菜单式”、“点播式”的宣讲。
“青檀学院”大讲坛精彩纷呈。每月一次的大讲坛,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集中学习,各单位相继成立分坛,走上去,请进来,领导与员工分享学习心得,专家教授亲力授课,国学、经典、经济、法律、专业知识在这里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开来。大讲坛正成为宣城烟草“领导垂范、员工给力、共讲共享”的文化盛宴。开讲至今,市局“青檀学院”大讲坛已开办八期。
6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记者被市烟草专卖局配送中心的一期演讲给震撼了。下午2点50分,公司领导班子亲临现场,近百位配送中心员工按时入座,等待讲坛开始,本期的主题是“雷锋人说雷锋”,大屏幕上播放着“青檀学院大讲坛——配送分坛八期”的字样。3点整,音乐响起,主持人——配送分坛的一名员工,以教大家学一个简单的手语为开场引出了讲坛主题,字正腔圆、妙语连珠,讲坛在一个漂亮的开场中拉开帷幕,而随后员工代表的脱稿发言,个个张口就来,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情至深处,现场气氛随之而起随之而落,雷锋精神潜移默化于阵阵掌声中。
“学习园地”网上开花。打开宣城烟草的内部网站,点击“学习园地”,【名言妙句】、【好文华章】、【工作交流】、【读书心得】、【员工风采】、【客户天地】等新增板块跳动在眼前,版式新颖、内容丰富,员工的学习心得每天在这里更新发布,这里已成为宣城烟草畅谈感悟、挥笔泼墨的大舞台。
《徽映敬亭》期期有“料”。翻阅宣城烟草每月一期的内刊《徽映敬亭》,16K全彩印刷,涵盖综合新闻、市场关注、交流平台和员工风采等精彩内容,面向员工、客户、社会三个层面,成为社会宣传、工作交流、客户答疑、学习成长的新窗口。
“职工书屋”芳香袭人。在宣城烟草公司大楼内,还有这么个颇具特色的“职工书屋”,总能在下班的时间吸引很多干部和员工前往,进行业务上的或非业务上的学习和交流。180多平米的书屋容纳了2410本书籍,16类报刊,24类杂志,还配有国际象棋一副,ipad四台(下载了多部电子书籍可供阅读),益智玩具六类,可同时供40人阅读。阅览区(纸质、电子)、益智区或是休闲区,总有投员工所好的区域。
以赛促学,“借水行舟”。以赛促练,以赛促学。通过竞赛,评比出首届十大“徽映”学习标兵,在全市各基层单位开展巡回演讲,印发《学习心得》。在全员学习成长文化和《读点经典》的基础上,印发自编的十辑题库,并于今年6月份举办了“成长文化与国学经典”知识竞赛。“学-练-赛-学”的良性循环系统已经构建。
“三个通道”培养多元化人才。开展专业技能岗位评聘,首次聘任会计师、信息工程师各一名;全面推行送货“五改四”模式,节约成本的同时更为配送员工带来了每周一天的学习提升时间;通过全员打太极、学做工间操、筹办运动会、组建足球俱乐部、在园区播放背景音乐等活动,让全体员工身心愉悦地投入到主题活动和业务工作中。
培训工作常抓不懈。通过教育培训、先进示范、绩效考核等措施,持续提升队伍素质,今年5月中旬举办了宣烟首届青年干部短训班,集中一周时间封闭学习,班子成员与青年学员三次座谈交流。通过上派下挂锻炼优秀青年员工,首批3名员工已完成市局机关与县局基层岗位的角色转变。不断安排员工外出学习培训,选送两名员工参加高级电工班学习并获得资质,组织20名员工参加安全注册工程师考试、18名员工参加QC诊断师考试,20人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外审员培训并有13名员工通过ISO注册审核员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员工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开郎溪县局小张的学习手册:“时间:2012年元月29日;地点:四楼会议室;人员:全体员工;内容‘固学习,强作风,求创新,谋发展\’全员春训活动;感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感受颇多,深感我们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正如孔子所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确如此,当前,我们拥有这么好的环境,再不努力去学点知识,就太不应该了……”和其他员工一样,他每天阅读《论语管理日志》,并在统一印制的《论语管理日志》学习手册上写学习心得,将每月参加一次有益的活动,在员工学习手册上形成记录。
“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写作能力,从简单的摘要式、到评注式、再到心得式,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读好书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创新力。”小张深有体会的说道。
2011年,宣城烟草共发放员工学习手册636册,员工平均撰写学习笔记10000字。2012年发放《论语管理日志》给每位员工,以文件的形式规范了学习心得的填写要求。目前,各县局、部门也先后组建“职工书屋”,全市共建职工书屋8个,有统一购买的,也有自主捐助的,并建立了相关制度,规定了开放时间,鼓励员工每周一小时走进书屋,实施了专人管理,书屋成为助力员工文化素养成长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创新理念、构建网络、完善制度、打造品牌、探索方式……宣城烟草的“学习”正在走出一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型党组织与学习型人才队伍建设相促进的新路。学以致用实现综合实力大提升
学以致用,乃学之根本,“用学”之道乃追求所在。“用学”,把所学知识用于攻坚破难、解决实际问题,检验学习效果。宣烟人不断地学习、积累,最终实现了业务水平上台阶、综合素质大提升。
“以前我们执法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只是根据自己的一点经验靠着一股激情去执法,使得我们在处理案件时吃了很多亏,很多时候我们掌握了不法烟贩违法的证据,可是因为执法过程中程序不符合法律规范导致最后败诉。”广德县局(公司)专卖中队队长何慧感慨道。
为了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几年来,广德县局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逢进必考,持证上岗,所有队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证和烟草专卖检查证后方能从事专卖管理工作。
执法者必须先懂法,经过系统的学习,执法队的法律意识大大增强,近几年来,该局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变更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现在,呈现在广德人民眼前的这支队伍,已成为净化卷烟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十多岁的客户经理桑大姐,在烟草行业十几年来,历经行业形势的变化,据她讲述,2000年的时候,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电脑普及,零售户的档案、数据等信息一律要求输入电脑,进行网上操作,而连电脑都不敢摸的桑大姐犯愁了,“当时很急,但目标很明确,学是硬道理,我趁着公司的例会学习机会认真听讲,把不懂的记下来请教其他同事,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我每天晚上7点到12点之间就一个人闭门操练,熟悉excel表格、做试卷,熬到凌晨几点也是常有的事,那段时间眼睛总是红着的,甚至流眼水。”她一边在网上处理客户信息,一边跟我们诉说着当年的苦楚。看着她熟练地操作,我们深知是学习让她顺利地渡过难关、适应了新形势。
学会了电脑运用,桑经理还教会了她的一批零售户,教他们怎么加货、退货或是上网娱乐,“网上订货太方便了,不忙的时候我就看看视频,浏览新闻,不会觉得烦闷了”。零售户张大爷感激的说道。
“每个问题只要说了,一定会很快得到解决,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确实少见的。”宣烟人的形象在零售户的口中相传着。
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如今,宣烟人呈现出干事业讲奉献、做工作不怕苦的好势头,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勇。
5月10日,在春日暖阳下,在阵阵锣鼓声中,宣城烟草首届徽映青檀“十大学习标兵”及省级岗位技能竞赛“十佳”代表先进事迹报告会隆重举行,这支载着光环的队伍走过一处又一处,讲过一站又一站,所到之处充满了鲜花与掌声,他们走上光荣的讲台,以朴实的语言、点滴的事例,现身说法,激励周边,深入宣烟人的心中。
在2011年全省营销客户经理岗位技能竞赛中,五名参赛选手中三名闯进了“十佳”,同时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全省分拣员、驾驶员技能竞赛中,也各有一位选手获得“十佳分拣员”和“十佳驾驶员”称号。业绩提升的同时,宣城烟草赢得了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同。近年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多次获得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示范单位”、“青年文明号”等表彰,并荣获全国行业QC小组二等奖、省局QC小组一等奖、烟草行业企业文化故事演讲比赛二等奖等荣誉,客户满意度逐年提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果实,这是宣烟人勇于挑战的精神所在,这是宣城烟草“学习”的收获。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8日,市委副书记章钢赴郎溪县、宣州区部分乡镇检查指导防御台风和防汛各项准备工作。郎溪县、宣州区及市财政局负责同志陪同检查。上午...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