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在大棚里播种希望

来源:宣城日报 2012-09-12 22:05   https://www.yybnet.net/

9月4日傍晚,迎着习习的秋风,记者驱车来到郎溪县十字镇蔬菜大棚基地。踏上田间的路,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片蔬菜大棚整齐地列队。大棚里,菜农们正忙着栽种蔬菜秧苗播撒种子,将生活的新希望播种在芳香的泥土中,生根、开花,直到结果。

这几天,对于大棚蔬菜种植户张国平夫妻来说,忙并快乐着。他家的小青菜、丝瓜等时令蔬菜正赶上了“末季”,价格比旺季时还要好。走进张国平的蔬菜大棚,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只见小青菜绿油油的,弯弯的丝瓜垂在藤上,黄花儿依然开放着。张国平的妻子魏立凤正在整理着刚拔出的小青菜。她乐呵呵地说:“大棚蔬菜要想卖好价钱就是要赶早追晚。这不,现在小青菜卖3块多钱一斤呢。”

据张国平介绍,他来大棚蔬菜基地种植蔬菜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刚搞大棚那会,他还有些顾虑,现在,一茬茬赶着上市的新鲜蔬菜和不断到手的钞票让他更有信心种好大棚蔬菜。“我种了2.5亩大棚蔬菜,去除租金、成本,每年纯收入2万多元。这对于我们这对70多岁的老夫妻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望着刚刚栽上的葱绿的菜苗,张国平高兴地说。

穿过机耕道,跨过放水渠,记者走进吴凤举的蔬菜大棚。棚内辣椒苗长势不错,一畦畦菜垄的土壤湿乎乎的,刚刚翻耕的土地散发出泥土的味道。吴凤举正在给新栽的辣椒苗浇定根水。他一边浇水一边开心地说:“我这些辣椒苗都是新品种,现在好好的‘服侍\’,等到今年春节前肯定能卖个好价钱。”看着这些给他带来希望的幼苗,吴凤举眼里流露出了几分憧憬。2001年,吴凤举怀揣着梦想,带着妻子和儿子走出了姚村乡,来到十字镇大棚蔬菜基地,承包了6亩多田地种大棚蔬菜。十几年来,吴凤举每年纯收入都在5万多元,赚了个钵满盆溢。种植大棚蔬菜让吴凤举尝到了甜头,然而,让他感触最深的还是要懂技术。说起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吴凤举至今记忆犹新的是2002年的秋季,因为不懂技术,他把西红柿头打掉了,后来技术人员告诉他如果不打西红柿秧头的话,他的西红柿还可以再长一茬。除了后悔和惋惜,吴凤举更清醒的认识到科学种菜的重要性。

眼下,郎溪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活跃在蔬菜大棚内外,为菜农们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正在蔬菜大棚指导菜农种菜的农艺师吴成耀告诉记者:“十字镇政府每年都对菜农进行培训,发放‘明白纸\’,使他们有一技、一‘产业\’。”蔬菜大棚种植大户邱正清接过话茬说:“往年尽管我们天天绕着大棚转,但是收成还是不太好。现在经他们一点拨,可就大不一样了。不讲科学不行啦!”

新闻推荐

涛城镇“瘦肉精”监管常抓不懈

郎溪讯 郎溪涛城镇狠抓“瘦肉精”监管工作,坚持打击不动摇,规范了全镇畜牧生产经营行为,有效保障了畜产品质量。该镇专门成立了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必要的经费保障。发放给广大养...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大棚里播种希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