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婷婷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邀请到的嘉宾是市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骆臣保,市美好办将就‘建设美好乡村 打造幸福家园’主题与网民进行实时在线访谈,欢迎广大网民踊跃参加。”
2月28日下午3点,在市政府第五会议室,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拉开了新一期的政民互动在线访谈的序幕。此次在线访谈由市网宣办、市信息办、市直效能办主办,除了骆臣保,市美好办副主任刘陈寅、龚志刚以及美好办有关科室负责人也到了访谈现场,认真回答网友提问。
“宣城市农村清洁工程卫生保洁费的征收比例和标准是什么?”“宣城市美好乡村的建设模式是什么?”“如果本村想申请成为省、市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请问该走怎样的程序?”……访谈一开始,就不断有问题进入了在线访谈嘉宾们的视线。问题涵盖了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的机构性质、示范村的申报程序、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未来预期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一个问题都凝聚着广大网友对宣城市美好乡村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去年,宣城市开始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各项基础性工程有力推进,成效明显,得到了群众的支持。网友“高塘人”是郎溪县梅渚镇高塘人,发了这样的感言:“过年回家眼前一亮,有点认不得家门了,美好乡村建设改变了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他也表达了对党委政府的感谢,并希望越来越多的乡村能像高塘村一样变得更美好。
农村垃圾少了,环境变好了,但是垃圾处理工作是否能持续也是村民心中的疑问。网友sunny就很直白地问出了:“垃圾处理工作是否‘一阵风\’?”骆臣保正面回答:“垃圾处理工作不是‘一阵风\’。宣城市所有行政村已经初步形成垃圾处理常态化机制。现在,每个中心村都配备了设施和保洁员,农户只需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投入垃圾桶就可以了,清运车每天一次或者两次清走垃圾桶内的垃圾。而且,这项工作是民生工程,一定会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是网友最关注的问题。网友“艾米凡”、“郎溪更美好”都对经费投入的保障问题提出了疑问。美好办的在线人员们耐心细致地给出了答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定要求,省财政已安排了10亿元的建设资金,宣城市也在今年的预算中安排了5000万元的资金,并要求各县市区美好乡村建设资金不少于1000万。美好乡村建设需要的资金量很大,需要多元化的投资,并且要以农民为主体。
“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农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相促进?”“乡村经济要发展,生态文明也要跟上,这一矛盾如何解决?”“美好办在这方面能做哪些工作?”……除了关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基础设置等物质建设外,不少网友也对农民精神生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疑问,在线人员也都一一给出了答案。
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网民积极踊跃参加,共有54个问题得到了回答。市美好办表示对不能当场回复的问题,将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回复。骆臣保告诉记者,通过在线访谈市美好办了解了网友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看到这么多网友关注美好乡村建设,他们对做好这项工作更有信心了,他们一定会把工作做实做细,造福更多的农民。
新闻推荐
姚玉舟在郎溪调研时强调 进一步发扬拼搏精神 努力率先实现工业强县目标
本报讯 3月12日,市委书记姚玉舟在郎溪县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强调,郎溪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