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边自然村位于郎溪县涛城镇凤河村,是一座三面环水,环境优美的小村子。作为2012年郎溪县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之一,吴边村依托自然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独特乡村建设之路。
“水韵吴边”、“长廊观荷”、“桂沁竹径”、“凤台钓雪”……在吴边村村口的景点介绍牌上,记者看到了一个个美丽的景点名称,每个景点名称下都配有简短诠释景点的小诗文。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吴边村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打造了将近10个景点,而这些美丽的名字都是村民集体想出来的。
据郎溪县旅游局纪检组长谈红兵介绍,吴边村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很好地利用了村里的自然水系,保持了村里原有的自然景观。村支书罗中华告诉记者,从2007年的新农村建设开始,吴边村就特别注重保护村里的河流、生态植被。
水系发达特点,村里整治了河道,开辟了游船项目,游船可以从村口的小码头顺着河流,观看沿途村中大部分的风光。同时,扩展了荷塘面积达100亩,荷塘里种了10多个不同品种的观赏荷花。村主任梅显明指着荷塘笑着说:“等到了夏天,这上百亩的荷花一开,多好看啊!”除此之外,采摘园、水上垂钓园、荷花观赏区等农家特色项目也吸引着游客。
在路边不足一平方米的绿化带上,记者看到,这里种着大白菜、芫荽、大蒜,还有几颗长青的景观树。“这些路边的小绿地都是村民自己弄的,农村嘛,就要保持农村的风貌。来村里游玩的城市人,要体验的也就是这样的乡村本色!”村支书罗中华说。
随着村里景观不断完善,吴边村的美名也在远近都传开了。村民杨志保告诉记者:“县城好几个多年不走动的亲戚,给我打电话,说周末要来吴边村玩呢!”亲戚朋友来得多了,村民也有了“甜蜜的烦恼”——“村子漂亮了,我们的开支反而增加了,来玩的亲戚朋友太多了,经常要请客。”此外,每年瓜果成熟的季节,还有江苏、浙江的游客来这里体验农家生活,去年西瓜成熟时,陆续有十几批游客来到了村里。
如果说旅游业是吴边村未来发展的重点的话,那么特色农业——早熟西瓜和甲鱼就是目前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村里致富带头人杨志保是早熟西瓜的推广人,在他家院子里,记者看到一个小小的棚子,里面一个个西瓜苗已经发芽。他告诉记者,现在他种了5亩地的早熟西瓜,等苗长大后,就移植到田里去,每年早熟西瓜能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比普通西瓜多赚3000多元。现在,吴边村里几乎每户都在房前屋后、田中地里搭起了小棚子,每年给村里带来30余万元纯收入。
水系发达不光为旅游带来了潜力,也是吴边村“一村一品”的项目——生态甲鱼养殖的基础。郎溪汇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吴边村一家甲鱼养殖企业,2009年成立,公司采用“企业+农户”的形式,目前,吴边村有10余户农民加入了这个公司的行列,以前吴边村小规模的甲鱼养殖也形成了规模。公司负责人孙治国告诉记者,甲鱼的养殖周期是7个月,如果养得好,每个700-800平方米的棚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村民施昌林是甲鱼养殖户,今年他们夫妻二人养了两个棚(约1500平方米)的甲鱼,他们告诉记者,在养甲鱼之前,两人都在厂里做缝纫。“养甲鱼很清闲,每天只要喂食就可以了,一个人看着就行了,还能顾着家里。”施昌林说。
除了甲鱼和早熟西瓜,这两年,吴边村还尝试将荷花观赏、莲藕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农业养殖模式:在荷花塘里养鲫鱼、小虾,水底养甲鱼。养殖户宋志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荷花塘能产大概120斤左右的莲子,4000多斤莲藕,光这两项每亩就能收益一万块钱,塘里的鲫鱼每亩也能达到300块钱。甲鱼价格就更可观了,去年销往上海等地的甲鱼,每公斤能卖到150块钱呢!
特色的产业,让吴边村的村民腰包鼓了起来,2012年,吴边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8000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新闻推荐
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目前已进入公示投票阶段,3月28日,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在《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日报》、《安徽青年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等平面媒体和安徽好...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