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编者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个个乡村如璀璨明珠镶嵌在皖南大地上。安徽省宣城市大力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与此同时,宣城经济保持高速发展,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7.5亿元,同比增长12.6%,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于安徽省前列,实现了“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方阵”的历史性突破。是什么原因让这座2001年才挂牌成立的地级市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双突破?记者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校组织下前往宣城市,走访了泾县、绩溪、广德、郎溪四县,探寻宣城市“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经验。
“一主两翼”显现潜力
经济的后发特点为发展方式的科学谋划提供了有利的决策参照,摸索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和城乡统筹的新路,是宣城作出的选择
一个面积达5.67平方公里的全国最大的汽车试验场,一边可以看到各种新款汽车或疾驰或缓行,一边却可以看到野禽在或远或近的草木河洼中怡然栖居——在广德县见到的这一幕,着实令记者感叹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结合之妙!
一个跳跃着徽派建筑韵律的社区化新式村落旁,一边可以看到农人驾着拖拉机在稻田上耕作,一边却可以看到大群的白鹤在不远处嬉戏飞舞——在郎溪县见到的这一幕,又着实让记者惊叹现代时空与乡土诗意的结合之妙!
这样的结合,无疑得益于皖南的人文自然资源优势,更得益于在经济后发情况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谋划。
宣城市与江浙相邻。或许是因为相邻而不免产生比较,人们常常从经济发展角度把这里归为“欠发达”地区。但实际上,宣城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慢:除了人均GDP的增速处于全国靠前位置,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000元,达到全国中等水平;而农民年收入则为970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市2012年总储蓄突破800亿元,考虑到全市278万人口中有240万为农村人口,这样一个储蓄数字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里的农民较高的富裕程度。
显然,宣城的“欠发达”是相对而言的,无非是指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快。“但是,对于拥有55%森林覆盖率、‘六分山二分田一分水一分城市\’的宣城来说,经济的后发特点恰恰也为发展方式的科学谋划提供了有利的决策参照。”宣城市委书记姚玉舟告诉记者,宣城提出了“一主两翼”的发展理念,即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优势,加快效益农业和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且启动了以生态文明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五城同创”活动(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不走以毁坏环境资源为代价的掠夺性发展的老路,而是摸索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和城乡统筹的新路,这就是宣城作出的选择。”姚玉舟说。
今天的宣城正在做着这样一些事情:一方面,新建的工业园区越来越多地承接着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以“家庭农场”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的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也加快了步伐;一方面,限定工业发展只能集中在经过规划的园区并严控环保指标,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乡镇被明确规定不允许发展工业,例如,广德县九个乡镇中就有五个乡镇不允许发展工业,而对这些不发展工业的乡镇,上一级政府则从财政上给予“生态补偿”;一方面,社区化的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保护和开发特色旅游资源也获得政策的大力支持……
宣纸拒绝盲目扩产
面对市场需求,泾县作出了宣纸不盲目扩产的决定,目的只有一个,确保宣纸品质,减少污染,保护好当地的青山绿水
泾县的中国宣纸集团公司是该县年产值超2亿元的重点企业。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中,唯有宣纸产于泾县,且不可复制,这与当地的气候、土壤、植被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宣纸取材于当地盛产的青檀树皮和沙土生产的水稻秸秆的混合物,经过剥皮、蒸煮、晾晒、漂白等数道工艺,历经日晒雨淋,千锤百炼等108道工序才能生产出一张宣纸,完全是地道的传统工艺。国内著名书画家均在此有定制的宣纸。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旌德讯 今年以来,旌德县兴隆乡紧紧围绕“打造森林兴隆,建设美好乡村”目标,积极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着力提升乡村绿化水平,努力营造“让森林走近村庄,让森林环抱村庄”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