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郎溪县通过实施“网络化、高效化、精细化、便利化、规范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质量提档升级,政务服务环境得到明显优化,着力打响“郎溪服务”品牌。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网络化”。整合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资源,增补县残联、县编办为综合受理窗口单位,增设国税、地税为政务服务分中心,建立起集行政审批、为民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政府综合性服务平台。审批事项纳入行政审批网络系统管理,实现互联网申报、网上受理和网上办理功能,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化”。完善行政审批动态清理机制,全县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精简至116项。对投资类、建设类和企业注册登记类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建立全程帮办代理服务等一揽子解决问题工作模式,审批时限明显缩短,服务效率大幅度提升。
优化政务服务模式,推进为企服务“精细化”。成立由行政审批重点职能部门组成的并联审批办公室,并集中开展为企服务工作。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全程帮办代理服务制度》,及时掌握企业行政许可办理各阶段需求及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积极提供政策信息咨询、业务指导、代办和协调等服务,进一步完善了并联审批流程,拓展了服务内容,提高了为企服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下放审批服务职能,推进为民服务“便利化”。坚持“应进必进、能放则放”原则,对全县所有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42个县直单位的289项行政许可、非许可和公共服务类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下放至乡镇办理,建立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审批事项基础目录,切实方便基层群众办事,降低了办事成本。
改进督查管理方式,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启动网上审批、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和视频电子监控,以及指纹考勤等系统,实现对服务窗口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和绩效考核等功能,规范了窗口服务行为,提升了服务效能。每季度组织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测评”活动,实行办事企业和群众回访制度,及时了解窗口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行政效能问责制。建立窗口部门领导坐班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真正营造了“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政务服务环境。
(肖书荣 本报记者 吕祥峰)
新闻推荐
在郎川大地下,活跃着这样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他们以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以“提升专业素质,为企业奉献青春”系列活动为载体,为动力源科技的生产、改革、发展,唱出了一曲响亮的青年文明号之歌。安徽动力...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