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李根财到郎溪县凌笪乡钱桥村委会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期间,他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书记。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写工作日记。如今,他已写了15本民情日记,里面记的都是村民的点滴“小事”和他的酸甜苦辣。
2013年4月25日 星期三 多云
岑改平家的房子已经申报了危房改造。上午和他商讨建房的事情。
背景:岑改平是孔塘村民组村民,居住的三间平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年代久远,房屋后墙有一条很大的裂缝。遇到雨天,屋里到处漏雨。今年3月份,村里帮岑改平申报了危房改造。但是因为家庭困难,一直没有开工。李根财知道后,主动找上门,要把自己竹林里的20多棵杉树送给岑改平做新房的椽子。李根财还和村里其他干部商量,决定把老村委会的房料送给岑改平做桁条和脊檩。李根财告诉岑改平,木匠和瓦匠的工钱不用着急,他可以出面跟他们协调,工钱先赊欠。让他尽早动工,赶在雨季来临之前把新房建好。
2013年5月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下午进行的捐赠仪式上,许多企业和单位都捐了款,我捐了1万元。
背景:2013年,通过积极争取,凌笪乡钱桥村孔塘被列为“美好乡村”建设点。5月9日下午,在凌笪乡政府会议室举行了“美好乡村”建设捐赠仪式。当看到不少企业和单位纷纷为建设“美好乡村”捐款时,李根财感动了。他想,别人都在为我们建设美丽家园出钱出力,我有什么理由袖手旁观呢。于是,李根财毅然决定捐出1万元。1万元虽然不多,但对于每个月只有850元工资的村干部来说,那可是一年的收入啊!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三 晴
上午在孔塘协调改徽工作,胃部又疼起来,乡领导逼着我去看病。
背景:从3月份开始,李根财每天早晨六点多就骑着摩托车来到孔塘,和村民谈心,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召开理事会,召开村民大会。有时到半夜才回家。由于连日劳累,3月25日,李根财正在一户村民家中商讨房屋改徽事宜时,突然胃部疼痛难忍。他用拳头抵住胃部,强忍着疼痛与这户村民达成共识。从那天起,人们常常看到李根财用拳头抵住胃部,从村东到村西,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领导和同事看到后,都催他去医院,他硬是扛着不去。前不久,李根财又一次胃病发作。一位乡领导看到李根财痛得脸色惨白,满脸冷汗,忍不住“发火”了。让李根财停掉手头所有的工作,立即去医院。在领导的“威逼”下,李根财去了县医院。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但是,他带着一大包药“偷”跑回来,又奔波在村民组。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晴
上午去看望岑传清,收集他的病历和发票,帮他办理大病救助。准备办理残疾证的材料。
背景:4月18日,孔塘村民组的岑传清开着旋耕机在耕地,不小心左腿被绞进旋耕机中。李根财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出事地点,在派出所干警和村民的协助下,把岑传清送到郎溪县医院救治。最后岑传清的左腿因伤势过重在无锡一家医院进行了截肢手术。岑传清家里六口人,妻子患有白内障,儿子今年也因为意外事故胳膊受伤一直在家养伤。如今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也遭受重伤,这对岑传清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岑传清住院期间,李根财多次上门,了解他家的生活情况,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岑传清出院后,李根财先后几次上门探望。6月4日上午,李根财又到岑传清家,看看他家的秧有没有栽;帮助岑传清整理住院期间的病历和发票,办理新农合报销和申请大病救助,帮他申请低保。李根财告诉岑传清,不要担心生活问题,村里会尽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
记在本上的民情日记,挂在心头的群众利益。李根财用一本本“民情日记”,记录了老百姓的所需所想,记录了为民办实事的点滴真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基层干部最朴实的感情状态和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其实,记日记,只是一种形式;办实事,才是最终目的。作为与村民接触最近的村官,只有真正地心系百姓,才能将这一本本的民情日记“写”好,才能真正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好事,也才能真正地暖民心、合民意。
新闻推荐
仲夏时节,走进郎川大地,满目青绿扑面而来,处处可见森林茂盛,绿树成荫,使人忘记了炎热,仿佛置身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人间佳境。近年来,郎溪县紧扣“身边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不断改革...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