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烈日炎炎。记者走进郎溪县涛城镇凤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赏心悦目的优美图画:碧绿的田野环抱村庄,涓涓流水穿村而过,绿树掩映农房,“村村通”浓荫如织,农家庭院里花草竞秀……在这里,记者目睹了“民生工程”——沼气建设项目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现在我们这里的条件一点儿都不比城里差。”在涛城镇新村梅村自然村村民吴木才家的厨房里,只见他打开沼气灶,一团青蓝色的火焰“兹兹”地蹿了上来。“我家现在一日三餐都用沼气,我和老伴现在过的是不是电视上说的低碳生活?”吴木才乐呵呵地问。
在吴木才干净整洁的院子前面,记者见到了他家的沼气池。这个沼气池设计很精巧,进料口连接着卫生间,出料口也设计成了储肥池。“沼气池用起来真方便。”吴木才向记者比划着说,“粪便用水冲到池里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做饭,沼液和沼渣当肥料种庄稼。”在吴木才不大的卫生间里,铺着漂亮的瓷砖,洁白的抽水马桶,锃亮的淋浴蓬头……“建沼气池我一分钱都没有花,全部是政府出的钱。”65岁的吴木才脸上绽出幸福的笑容。站在一旁的村会计文源泉告诉记者,每个沼气池政府不仅补贴1630多元,还出人工工资700块,另外灶具等都是政府出资。沼气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也增加了村民建用沼气的劲头。目前,涛城镇有沼气池500多个,辐射梅村、黄墅村等24个自然村。今年,该镇计划投资10多万元,新建沼气池38个。
“沼气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真的很多很多。”村民曹天顺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村子里的人和牲畜粪便得不到处理,粪窖里满了到处流,房前屋后堆着猪屎鸡粪,下雨天污水到处流,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自打政府给我们建了沼气池后,苍蝇、蚊子少了,疾病少了,村子美了。”漫步在涛城镇的村庄,只见村内环境整洁,河水清澈,红花绿草点缀着,那一个个村庄就是一个个美丽的公园。在这里,记者切身感受到了生态美、村容美、乡风美,农民的生活美。
沼气,让涛城的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村民更富了。“近年来,我们着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丰富、环境污染少的优势,加大绿色农业和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实施无害化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并且积极申报绿色品牌,不断推进绿色产业开发,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涛城镇副镇长胡小建介绍,去年镇里的生态甲鱼、有机绿茶等农特产品都成了抢手货,简直供不应求,着实鼓了农民的腰包。仅去年,涛城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7500元。
新闻推荐
郎溪讯 今年以来,郎溪县涛城镇按照要求,在全镇加紧推进危房改造项目的申报、审核、上报工作,确保这一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该镇今年危房改...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