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在矛盾化解中,左学军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左学军说:“村民之间有心理疙瘩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人主动去解疙瘩。”
如何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带动红星村经济加快发展,一直是左学军思考的问题。他根据山区村松树多、竹子多、野味多等资源多的特点,积极引导本村有能力的民兵开发资源,积极外销,提升本村经济能力。在左学军的带动帮扶下,红星村种植茶叶3700亩,其中30亩以上的民兵有82户,种植檀皮20亩以上的民兵有44户。左学军说:“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有人带头去做,坚持就有收获。”
潘伟:
创业路上不言苦
郎溪县建平镇南山村青年潘伟2011年从部队光荣退役后,回到了梦牵魂绕的家乡。他凭着在部队里培养的吃苦耐劳、执著追求的精神,把他的“老兵菜行”打理的有声有色,实践着他的创业梦。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潘伟的“老兵菜行”。潘伟的“老兵菜行”其实就是他家的客厅,在不过15平方米地方摆满了各色蔬菜。潘伟似乎对记者说:“我渴望创业,但我不盲目地去追大求洋,从小做起,慢慢累积经验和财富。菜行虽小,但是我一手创建的。”
潘伟向记者叙述了“创业史”。退役后,潘伟曾经计划办一个养鸡场,但是投资太大。经过一番观察,细心的潘伟发现村民买菜都要上街,就盘算着开一个菜铺,这样既能方便村民,自己也能“自食其力”,再说投入也不大。于是,潘伟征得父亲的同意后,拿出积攒的6000元钱,买了一辆三轮电瓶车和一个冰柜,添置了电子盘秤等家伙什儿。就这样,“老兵菜行”在潘伟的期待中开张了。
潘伟每天凌晨2点多钟就起床,一天天忙忙碌碌,但是潘伟却依然快乐着。他高兴地说:“每天晚上数着辛苦钱,那种心情真是没法说,觉得就是一种收获。”看着这么个年轻人贩菜卖,菜贩子都很好奇。一个菜贩子对潘伟说,原以为你干不到三天,没想到你还真坚持了下来,不错!“既然作出了选择,认定的路再苦再难一定要走下去。”潘伟坚定地说。
记者感言:方有瑞、左学军、潘伟是三代“退伍兵”的缩影,在他们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叫“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在宣城市退伍军人的序列里,从来就不缺乏优秀代表,他们或危难之时显身手,或无私奉献为人民,或自强不息敢为先……在军人的节日里,让我们向“老兵”敬礼!
新闻推荐
如今,这个细则已成为外地工商部门竞相考察学习的一个范本。与国内其他几个模式相比,郎溪家庭农场是在田野上自发生长的,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来自政府的大包大揽或者工商资本的...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