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讯 7月份以来,旌德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全县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严重旱情。目前,该县及时启动了抗旱工作Ⅲ级应急响应,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抗旱和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一是迅速开展帮扶行动。该县切实将做好当前抗旱等重点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开展“三进三解三推动”活动的重要内容。县级领导干部全部重心下移,靠前指挥,深入所联系乡村指导抗旱工作,在一线协调解决抗旱工作中突出问题。各乡镇不等不靠,及时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旱工作。同时,县直各单位也结合工作职责和行业特点,及时组织人员深入抗旱一线,形成了抗旱工作的合力。
二是着力抓好抗旱工作。该县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要求,全力保障城乡居民供电、供水安全。不断加强各类水库、塘坝等水源的科学调度,千方百计做到保水蓄水节水工作,努力增加抗旱水源。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抗旱保苗,减少农业损失。同时,适时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
三是继续做好灾后重建。该县在抓好抗旱工作的同时,继续全力开展“6·30”洪灾重建工作。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组织力量,分清轻重缓急,加快水毁塘坝、沟渠等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复工作。着力加快推进倒房重建工作,落实重建规划、宅基地和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入冬前搬进新居。
四是科学推进美好乡村。围绕省市中心村创建、205国道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带建设、清洁工程巩固提升、森林长廊建设和打造风情小镇等重点工作,科学调整计划,合理安排工期,克服高温干旱带来的困难,着力抓推进、抓落实、抓提升,确保完成美好乡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五是落实高温防暑措施。该县坚持以人为本,把防暑降温工作作为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对于灾后重建施工等户外作业合理安排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严格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程四龙)
郎溪讯 日前,面对连日高温,郎溪县多措并举做好水稻高温热害防范工作,以确保27万亩一季稻和秋粮丰收。
当前,郎溪县共有27万亩一季稻正处在孕穗末期至抽穗扬花期,持续高温将造成水稻结实率不高,从而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影响农民增收。因此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水稻高温热害的危害性和隐蔽性,把防范水稻高温热害作为抓好当前秋粮生产的重要任务,立即安排部署,广泛动员发动,落实关键措施,努力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该县农委、水务、气象等部门加强会商,密切关注持续高温天气发生区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县农委指导各乡镇根据不同区域、水稻品种和土壤墒情,准确把握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因时因地制定并落实好防范水稻高温热害的各项技术措施。
连日来,郎溪县各乡镇组织乡镇、村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落实各项应对措施。该县农委组织技术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到一线,查苗情,查墒情,帮助乡镇和农户做好高温干旱应对工作;对重点区域,采取包片蹲点形式,进村入户,指导农民因地因时因墒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县水务局加强水源调度,加大抗旱机械设备、资金、用油、用电等保障力度,在确保人畜饮用水安全的前提下,依法组织抗旱浇灌,全力保障抗旱用水。县气象局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对因旱绝收的重灾区,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做好种子、肥料和柴油等农业生产救灾物资的调剂调运,指导受灾农户及时改种短生育期农作物,做到重旱区少减产、轻旱区不减产、非旱区多增产,全力夺取秋粮丰收。(特约记者 刘文生)
新闻推荐
不经意间,“郎溪模式”已演变为一个专有名词,赫然列入全国家庭农场五种模式之一。甚至被业内人士认为:“郎溪模式”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普遍性。无论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知名媒体上,还是...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