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太阳火辣辣的,树儿垂着头,鸟儿也不见了踪影。郎溪县飞鲤镇幸福新村,“良甫电器修理铺子”里,刘良甫低着头一丝不苟地修理电动潜水泵。“现在正是抗旱的紧要关头,村民都急着用电动水泵呢,我得抓紧给他们修好。”刘良甫指着铺子里十几个电动潜水泵,对记者说。
今年44岁的刘良甫幼时患了腰椎结核,因为家境贫穷,没有得到根本治疗,因而落下了残疾。然而,刘良甫没有自怨自艾,他学过缝纫,学过电器修理,开过家电维修店……
A.
“我学手艺,就是为了能够养活自己”
记者第一次看到刘良甫的时候,身材矮小瘦弱的他正在电器修理铺忙着给村民修家电。干净的横条T恤,蓝色的运动短裤,显得清爽干练。刘良甫长得眉清目秀,脸上的微笑,给人一种乐观开朗的印象。
刘良甫的母亲告诉记者,在刘良甫6岁那年,他突然得了个“怪病”,后背渐渐地弓了起来,双腿走路也不稳当。看着原来活蹦乱跳的孩子成了个“驼子”,我和他爸心里像刀绞一样。我们带着他到处寻医,最后在郎溪县医院做了手术。可是,当时由于家里穷,我娃子的病没有治断“根”,成了残疾人了。“我儿的一条命是捡来的。”望着刘良甫的“驼背”,刘良甫的母亲撩起衣襟擦了擦眼泪。
在父母和亲人的关爱下,刘良甫不知不觉地长大成人。在村邻看来,他的身体行动不便,就应该在家好好呆着,可刘良甫却一点都坐不住。他想凭自己的努力,干些能挣钱的活,帮助家里。于是,他每天听收音机,“歪”着身子到处逛,仔细留意路边的商店、摊点,看看有什么生意适合自己做。1988年,得知郎溪县城有家缝纫培训班招生的消息,刘良甫说服了父母亲,不顾身体残疾的不便,去报名参加了缝纫学习班。在学习中,刘良甫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起早贪黑不说,光是练习踩缝纫机,就让他累得满身大汗。凭着坚强的毅力,两个月后,刘良甫终于出师了。回到家后,刘良甫想开个缝纫店,可是家里买不起缝纫机,他只好无奈地打消了这个念头。“当时心里真不甘啦!”至今说起这事,刘良甫心里还觉得遗憾。
1990年春节刚过,不甘心的刘良甫带着几百块钱,只身来到芜湖市,学习电器修理技术。在培训班的日日夜夜里,刘良甫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电器修理技术。周末,其他学员都逛街去了,刘良甫却“窝”在宿舍里读电器修理方面的书。当时学习条件非常简陋,8个学员共用一台黑白电视机模型。每当临到刘良甫上机实习时,他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生怕放过了这个好机会。“当时我经常和其他学员‘抢\’着用电视机模型练习修理。”刘良甫腼腆地对记者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半年后,心灵手巧的刘良甫捧着红彤彤的结业证书,回到了家乡。每当谈起这些,刘良甫都说:“我学手艺,就是为了能够养活自己。”
■李良高 周婷 特约记者 刘文生 文/图
B.
“凭手艺帮人做点事,我很快乐”
1990年9月,在父母亲的支持下,刘良甫置办了修家电的工具,在郎溪县十字镇水鸣街道开了“良甫家电维修店”。
创业初期可谓举步维艰。很多人看刘良甫是残疾人,对他的维修技术表示怀疑,找他修家电的人很少。偶尔有人拿着有小毛病的家电找他修理,他修好了也不收钱。久而久之,刘良甫因干活细致、心肠好,被人一传十、十传百,成了远近闻名的家电“维修师”。有一次,一个村民的电视机没有画面了,找了很多人也没修好,村邻都说该换新的了,可没想到这台电视机到了刘良甫手里后,第三天就修好了,收费还很合理。
刘良甫的手艺在水鸣那一带小有名气,店里经常有一些老年人光顾。他得知有些老人家庭条件困难,就格外地照顾他们。“有的村民生活困难,如果家电不是大毛病,我就只收个成本,有的甚至连成本都不收。”刘良甫说,“我是个残疾人,就会这点手艺,能帮帮别人也是应该的。再说,我也很快乐。”就这样,刘良甫给自己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老人和穷人一律只收取成本。
1998年夏天,刘良甫回到村子里,看见一位村邻用板车拉着一台电动潜水泵,心急火燎的。原来,这位村邻的电动潜水泵坏了,到城里去修花时间不说,还不知道能不能修好,此时正是抗旱的紧急当口。“我来试试。”刘良甫打开电动潜水泵,仔仔细细地检查,终于找到了毛病。很快,电动潜水泵修好了。这位村邻高兴极了,硬要给钱,被刘良甫婉拒了。“当时我心里也没有谱,但是基本原理我还是懂的。”刘良甫会修电动潜水泵传了出去,村邻的电动潜水泵坏了,都来找他修。
飞鲤镇是圩区,电动潜水泵就是农民的“命根子”,特别是抗旱的时候,村民几乎没日没夜地用电动潜水泵抽水,因此电动潜水泵很容易坏。以往电动潜水泵坏了,村民都拉到县城去修理,花钱不说还耽误抗旱。刘良甫想,如果自己能开个电动潜水泵修理铺子,村民就方便多了。说干就干,刘良甫买了修理工具,在新华书店买了许多关于电动潜水泵修理方面的书籍,在家里“鼓捣”开了。“修理电动潜水泵,最基础的一步就是拆卸,一台水泵光螺丝就有将近20个。”刘良甫略显害羞地说,“开始我怕把螺丝顺序搞乱了,就用笨办法,按照拆卸的顺序把螺丝一个个地排着。有时螺丝排得老长的,还挺好玩的呢。”
电动潜水泵出问题,大多是因为线圈烧坏了。而修电动潜水泵最难的一步就是绕线圈。绕线圈,是门技术活。光是交流电结法,就有三角形、星形等多种结法。不仅如此,绕线圈还是件细活,一点点的差异电动潜水泵运转就会不正常。刘良甫做这一切都特别细心、耐心,生怕出一点差错。渐渐的,潜水泵的每一个螺丝、每一根线都印记在刘良甫的脑海里。“我也吃了不少苦头,被扳手、锤子砸伤是家常便饭。”每年的抗旱高峰期,刘良甫晚上都要忙到12点多钟,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自打1998年开始,刘良甫整天和“电老虎”打交道,修好了几千台电动潜水泵。
2010年夏天的一天中午,沙滩村民组长刘远昌急忙忙地打电话给刘良甫,说村子里的潜水泵“趴窝”了,200多亩秧田等着灌溉水。刘良甫立即放下饭碗,开着他的修理服务车,颠簸了4里多路,来到浇灌站。刘良甫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干了4个多小时,终于使潜水泵吐出白花花的水。“其实我当时也挺感动的,刘远昌和村民自己热得汗直流,却围在我边上,用草帽给我扇风。”刘良甫感动地说。
谈起刘良甫,村邻们有说不完的故事。他们不仅称赞他的手艺好,更赞扬他的人品好。对于村民的赞扬,刘良甫总是淡淡地说:“有时候累得真吃不消,但是我凭手艺帮人做点事,很快乐!”
C.
“积极生活,泥泞的路也充满阳光”
“强者脚下自有路,命运要靠自己把握,残疾人不能自暴自弃。其实,生活对每个人都一样,只要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常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泥泞的路上也会充满阳光。”刘良甫一番颇有哲理的话,诠释了他四十多年的人生真谛。
刘良甫也曾收获过爱情。谈起这段刻骨铭心的爱,他脸上依然洋溢着幸福。“我的爱情虽然没有结果,但是花儿却曾经开得灿烂芳香。”至今,刘良甫依然渴望得到一份爱情。
刘良甫告诉记者,政府给他办了医保和低保,“政府关心我,好心人帮助我,我就没有理由不好好生活”。身残志坚的刘良甫还参加了宣城市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2011年代表郎溪县参加全省电子技能比赛,2010年荣获郎溪县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
刘良甫身为残疾人,不抱怨,不等待,对生活充满信念,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做一个有追求、敢于挑战生活的强者,把帮助别人当做最快乐的事。
donghm38102
刘良甫在帮村民修理电动潜水泵。
新闻推荐
9月2日,郎溪检察手机报正式上线。据悉,这是安徽省首份检察手机报。该报由郎溪县人民检察院编排制作,内容设置“检察动态”、“法治要闻”、“...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