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清晨,大学生村官王璐骑着那辆蓝色的电瓶车,迎着朝霞,穿过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沿着充满希望的田间小道,来到她工作的地方——郎溪县建平镇文昌社区。“选择在农村工作可能不是我最初的理想,但却是我梦开始的地方。”王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诚地说。
就业,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起点,也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大学生大都希望到大城市去发展,或者进入机关单位工作,尤其是农村大学生,觉得好不容易跳出“农门”,不愿意再回到农村。然而,记者在采访大学生村官王璐时,却高兴地看到,像王璐这样的一群大学生冲破了传统就业观念的樊篱,响应党的召唤,投身基层,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尽情挥洒精彩人生。
A.
“大学生村官靠吃苦肯干赢得村民信赖”
2010年9月1日,王璐正式到建平镇文昌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助理。“初到农村工作,一些村民认为我这个丫头片子,到农村来是镀金的。但是,仅仅2个多月,我就用吃苦肯干的精神转变了他们的看法,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王璐自豪地对记者说。
王璐刚到文昌社区,就遇上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她主动请缨,担任了村里的人口普查指导员。在县里举办的人口普查培训班上,王璐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听认真地记,生怕漏掉一点儿。王璐一人担任普查指导员、宣传员和普查员三个角色,努力做到学习、宣传、登记“三到位”,为全社区人口普查工作助力提速,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社区普查员档次、加快了普查速度、确保了普查质量。“我心里像揣了个小兔子,感到压力大,不敢有一丝的懈怠。”说起当时的情景,王璐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王璐的普查区里有2000多人,而每个村民的普查长表有28项,一项项地填完需要20多分钟。白天村民大多到城里打工,或到田地里干活去了。王璐就到田间地头去找,有时一家要找三、四趟。八口塘村民组住的大多是富航轧钢厂的工人。这些工人都是贵州、云南等外地人,他们对人口普查不了解,一开始抵触情绪很大,根本不配合。王璐晚上就一趟一趟地上门,向他们宣讲人口普查的意义和目的,与他们拉家常。看到一个小姑娘深更半夜的挨家挨户地跑,工人们都过意不去,主动地向王璐介绍家庭人员的情况。“只要你和群众以心换心,他们是会理解、支持你的工作的。”王璐感慨地说。
人口普查是一项细活,填表、审表、编码……每一项都来不得半点马虎,丝毫不能出错。因此,王璐时时提醒村里的普查员:“如果我们想快点干完,很轻松,把所有的特殊情况全谎报为正常情况就行了,但是我们不能那么做,我们要对得起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我们都想着谎报一个也没什么关系,那全国得错多少啊,到最后统计出来的数据多失真啊。”
在人口普查的2个多月里,王璐从最初的对农民陌生到熟悉,从最初的对工作茫然到热爱,她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嬗变。她高兴地说:“虽然人口普查让我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我跑遍了每个村,掌握了社区的基本情况,也让村民晓得了我这个大学生村官。”
如今,谈起王璐,文昌社区的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村民岑建平赞叹地说:“小王干事能吃苦认真、不娇气!”这一年,王璐被评为“宣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优秀工作者”。说起荣誉,王璐说她最喜欢村民对她的评价。因为村民的评价既是对她的认可,也是她前进的动力。
B.
田头是她的办公室
8月2日上午,王璐顶着炎炎烈日,深入到官东、官西村民组田间地头,向村民详细了解村民抗旱和生产、生活上的情况。王璐对记者说:“只有走出办公室,到田间地头才能了解到农民的真实困难,才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每年春耕生产,王璐就和村干部、农技员奔走在田间地头,为广大群众传授春耕技术,讲解种子选购、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春种技术,并且接受现场
询,解决农民在春耕春播中的难题。王璐还带着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惠农政策,走进农家院落,来到树荫下、田地头,利用劳动间隙向村民讲解。从享受粮食补贴到农民增收致富,从农户小额贷款扶持到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采访时,村民汪德勇高兴地向记者说起了顺口溜:“‘村官\’田头忙,科技送到场,帮我解难题,庄稼长势旺!”
村民张光荣先后租了55亩农田,办起了“瓜果农场”。可是由于缺少技术,效益不太景气。王璐知道后,主动为他联系了江苏省溧阳市的农技专家,指导他引进新品种,并且采用喷灌、滴灌、简易式有机质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栽种。王璐还和张光荣谋划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把“瓜果农场”建成集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自摘园。同时,把村子里搞特色农产品种植的一家一户组织起来,走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让村民都富起来。现在,张光荣的“瓜果农场”绿色葱茏,瓜果飘香,一派丰收的景象。今年张光荣预计要挣40多万元。
C.
“在农村,也会大有作为”
在与王璐交谈时,她不断地使用着“我们社区”的字眼,从此足以看出2年多的村官生活已让她将自己当成了社区里的一员。
提起考“村官”的初衷,王璐直言不讳:一来可以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二来也是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可是在农村工作中,王璐渐渐地被村民的朴实深深地感染了,她说她爱上了“村官”这个角色。“村民们已经把我当做本村人了,这种感觉很好。”
2010年大学毕业后,王璐参加了全省大学生村官考试。当年9月,她来到建平镇文昌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助理。2011年7月换届时,王璐当选为党总支副书记。2012年5月通过考试,她被选拔为文昌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在工作期间,王璐建立健全了来文处理、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使得社区的“软环境”明显好转。她还认真办好远程教育课堂和“农家书屋”,经常组织村民学知识、学科技、学政策,组织“留守儿童”看书学习。逢年过节,王璐都要去看望社区里的贫困户、老党员、“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慰问金、食品、学习用品。
在任职的2年多时间里,王璐主动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多起,并潜心摸索出了调解“三部曲”,即:第一时间介入纠纷,两分两谈找出焦点,三方协议调解处结。正是靠着这“三部曲”,王璐和村干部调解村民纠纷的成功率特别高。如今,村民和谐了,社区安定了。村民都亲切地称她为“调解姑娘”。
王璐勤奋的工作,赢得了村民和上级领导的信任。村委会主任宋福生说:“王璐到社区里来工作,我们太欢迎了。她有文化,脑子活,到社区后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基层工作相结合,使我们的工作越来越顺手了。”2012年,王璐被评为“郎溪县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王璐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大学生村官标兵”。
3年农村生活弹指一挥间。现在,王璐已经完全融入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王璐说:“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农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农民需要我们这样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在农村也会大有作为,也会拥有光明的前途。”
donghm3812
王璐(左)向育龄妇女了解情况。
新闻推荐
郎溪讯(汪显跃 朱勇)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日前,郎溪县新发派出所处置了一起因婆媳关系不和引发的出走事件。7月30日下午5时10分左右,该派出所...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