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傍晚,郎溪县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陈文彬像往常一样来到县经济开发区“农民工图书馆”,找上几本自己喜爱的图书,一泡就是数小时,这已成为他业余生活的重要章节。
这座能给像陈文彬一样的农民工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是郎溪县经开区于今年4月份建成开放的。它不仅是安徽省首家“农民工图书馆”,更因为其设施齐全、服务贴心而深受广大农民工朋友的欢迎。
走进图书馆的阅览室,记者看见摆满图书的书架整齐而立。馆长杨静波介绍,这里上万册图书除了常见的书籍外,还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期刊。“经开区里为数不少的农民工朋友从事技术岗位,图书馆特意购进专业技术书籍,希望能增加他们的技术水平,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先富脑袋,再富口袋\’。”
正在翻阅莫言成名作《红高粱》的锦富箱包公司工人吕伟平坦言,他平时酷爱阅读小说,但工地离县图书馆太远。现在经开区专门为他们建立了图书馆,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如果看不完还可以免费外借,15天的借阅期限呢!”吕伟平补充道。“为了方便农民工借阅,农民工图书馆还与县图书馆建立了‘无缝对接\’,无论是在县图书馆借的书,还是在农民工图书馆借的书,只要是在借阅期内,随便你在哪一家还都可以。”图书馆管理员张洪庆一边整理书籍,一边接过话茬。
农民工图书馆的贴心之处不仅仅是这些,馆内还设有多功能厅和公共数字文化体验室,特别设置了一间配备了1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这让很多农民工来图书馆上上网,成为他们每天“雷打不动”的事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来图书馆的不只是经开区里的企业工人,附近的一些村民和孩子也是图书馆的常客,58岁的金桥村村民张旺就是其中一个。以前,张旺每天除了送孙子上学就是在家看电视,如今他没事就到农民工图书馆学学怎样用电脑。“这个暑假,附近农村很多孩子也都来我们这里看书。”顺着杨静波手指的方向,记者发现有整整一个书架的图书都是为青少年准备的,世界名著系列、“十万个为什么”系列、郑渊洁系列应有尽有。
对于农民工图书馆未来的功能定位,郎溪县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这样规划:今后还将开办一些有针对的培训班,邀请著名作家、专家与农民工面对面交流,为他们的工作生活答疑解惑,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农民工的“文化乐园”。
新闻推荐
郎溪讯 近年来,郎溪县围绕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和省级文明县城,大力实施国省道及干线公路沿线绿化景观工程,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文明长廊。截至目前,214省道、建平大道、钟梅路沿线绿化景观工程已完工,...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