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凌笪乡通过土地整治,结合“美好乡村”建设规划集中建设安置房,为群众提供优良的居住环境。并将复垦后的土地交给村民耕种。让项目区群众不但住了新房子,还鼓了钱袋子。
村民住进新房走上水泥路
红色的琉璃瓦,雪白的墙壁。绿树掩映中,一排排整齐的新房在夏日的阳光下格外靓丽。这是日前笔者在凌笪乡大竹园土地整治安置点看到的如画景致。
“原来住在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出门不方便。一到下雨天,路上的泥巴粘在鞋子上甩都甩不掉。现在门口就是水泥路,下雨天穿着皮鞋都能出门。”村民熊明发开心地说。
熊明发和另外7户村民原来居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2010年,凌笪乡将小村列为土地整治点。按照规划要求,8户村民需整体搬迁。在和村民达成共识后,由土管部门统一规划设计,村委会集中选址新建安置房。2011年初,熊明发和村邻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新房子水、电到户,道路畅通。
2010年以来,凌笪乡共有112户村民通过土地整治,告别了偏远、闭塞的小村庄,迁入漂亮的新居。土地整治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让村民住新房、走水泥路,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道路通田间,生产更方便
在钱桥村祁村土地整治项目区,复垦后的62亩土地上,芝麻、黄豆等农作物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祁村位于龙须湖上游,属于龙须湖淹没区。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凌笪乡将祁村列为土地整治点。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由乡政府无偿提供宅基地,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采取群众自建,政府补贴的方式,为该村26户村民新建了住房,实施了整体搬迁。
与此同时,该乡还投资两万余元,修通了安置区到土地整治项目区的沙石路。“路修好了,就不用担心西瓜烂在地里。去年我在自己原来的宅基地上种了两亩地的西瓜,纯收入1万多元呢。”钱桥村土地整治搬迁农民黄世良高兴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老宅子占地面积大,许多土地没有被利用起来。经过土地整治后,新房子的居住面积一点儿也没减少。政府还把原来的宅基地复垦出来,交给自己耕种。这样一来,每年家里就多了几亩地的收入,一年增收近万元。
凌笪乡通过土地整治项目,不断完善农田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该乡将复垦的1300.7亩土地无偿交给农民耕种,让土地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新闻推荐
郎溪讯 今年,郎溪县建平镇将有42名热血儿郎将奔赴新疆、宁夏、内蒙等地,参军入伍。今年首次改为夏季征兵,建平镇共有76名适龄青年报名参加初...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