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郎溪县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投资2.65亿元、土石方1408万方,分别占总计划的70%和72%,完成塘坝扩挖3096口、河沟清淤47条、小型泵站更新改造29座738.5千瓦,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正按时序进度加快推进。
抢先谋划启动,以大旱促大干。该县面对入夏以来的严重旱情,顺势而为,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抢抓塘坝沟渠干涸、便于施工的有利条件,早谋划、早动工,超前开展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变大旱大灾之年为大兴水利之年。
强化管理推进,以调度保进度。该县建立健全“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工作流程、一张工作进度表”工作机制,倒排计划、逐个项目抓好落实。在施工时间上,结合该县气候特征和农田水利建设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工期,科学调度施工,确保在明年汛期前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督,形成了覆盖全县的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监管网络。
广开资金渠道,以统筹扩投入。该县积极创新筹资方式,多渠道增加投入,形成政府投资为主导,农民自主筹资逐年加大,广泛吸纳社会投资“三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加大对涉农、涉水、扶贫等资金的整合力度,打捆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用足用活“一事一议”等相关政策,组织引导种粮大户、农业龙头企业自愿筹资投劳。将社会资本作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有益补充,探索多种合资合作建设方式,合理利用贷款、债券等参与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形成水利资金的良性循环。
突出工程管护,以改革增效益。该县按“谁投资、谁所有、谁使用”的原则,分类确定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断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用水管水体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等办法,鼓励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实现“自建、自用、自管、自维护”。逐步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使用、水商品议价定价等权力下放给用水管水组织,实现农田水利由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 (本报记者 徐晨)
新闻推荐
郎溪讯 近日,郎溪县检察院反贪局为梅渚镇100余位镇、村干部作了题为“用清廉护卫美好乡村”的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专题讲座。讲座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运用丰富的图表数据、形象的漫画资料以...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