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围绕特点打造亮点依托名人建设名城汪立军民主党派界别

来源:宣城日报 2014-01-07 17:54   https://www.yybnet.net/

●围绕特点打造亮点 依托名人建设名城

汪立军(民主党派界别)

为提升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谋划实施了文化旅游提升八大工程,“宣城市历史名人诗画开发工程”是八大工程之一。

宣城市实施历史名人诗画开发的资源十分丰厚:宣城文化包含宣城人创造的本土文化和客居宣城的游宦文化。中国文化史上既有“宣城诗派”,又有“宣城画派”,而且很多代表人物既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书画史上的代表人物。

宣城市历史名人诗画开发工程是一项特色工程,它也是一项“铸魂”工程,服务于其他七大工程。实施这项工程需要重视几个方面:一是尽快制定《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纲要》,把“铸魂”工程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明确筛选有文化含量、有全国影响、有现实开发价值的项目菜单,分步骤逐年完善。二是精心打造国字号品牌。历史名人诗画开发工程既要有宣城特色,又要有全国影响。宣城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要打造与之相关联的、国字号的诗画名人名作开发工程。三是名人诗画开发工程要打综合牌。在宣城诗歌文化的开发中要整合丰富资源,将谢脁、李白和后来定居过的韩愈、白居易、杜牧等诗坛大家联合起来,进行整合开发。四是对相关景观的开发要注重内涵和实效。宣城的城市适合精巧雅致的特色,要注意独特性内涵的呈现,城中的标志性文化景观敬亭山海拔并不高,景观建筑不宜于建高建大。 (本报记者 段北生 整理)

●关于加快宣城市家庭农场建设步伐的建议

夏则成(工商联界别)

目前,以郎溪县为代表,宣城市家庭农场发展较快。但当前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首先是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少数乡镇对家庭农场建设定位存在模糊认识,有的热衷抓先进典型培育和农业规模扩张,部分农民不愿流转土地,有惜租、短期租赁现象。此外,存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相关服务亟须跟进、政策措施尚未健全等问题。

为加快宣城市家庭农场建设步伐,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找准家庭农场发展定位。家庭农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升级版”,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催生出来的“产物”。要统一思想,把家庭农场发展好,同时家庭农场建设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各时期农村劳动力价值和农业经济效益。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家庭农场基础设施。要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扶持家庭农场主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流转或承包地互利互换,促进土地区域连片集中,出台专项政策,在烘干设备、晒场仓储、农用机械等配套设施设备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三是建立服务体系,构建家庭农场运营机制。按照生产经营需求,建立家庭农场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提供“一条龙”式全程专业化服务,在金融服务方面提供特殊待遇。四是加强政策引领,营造家庭农场建设氛围。在政策环境、认定管理、促进联合、教育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 (本报记者 段北生 整理)

●关于深化宣城市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李为民(教育体育界别)

中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并对教育督导、民办教育及校长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结合宣城市的教育现状,就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一是市县两级教育督导职责不明,二是民办教育孤立无援举步维艰,三是校长任用机制单一缺乏民主。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改变现行管理体制,强化教育督导的作用与地位。明确各级教育督导室的职级建制,取消教育行政部门代管方式,尽快改变督导机构规格定位不当,设置不合理的状况,建立独立设置的高效能政府教育督导机构,代表政府行使教育行政管理执法监督职能;优化教育督导机构的人员组成,实行老中青相结合、教育专家型和行政型相结合,向社会公开招考督学,实行督学证制度,建立督导通报制度和对督导检查结果进行运用的机制。

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让民办教师待遇公办化。建议市、县区政府为辖区内的民办学校设立民办教育专项奖补资金,按生均教育事业费的一定标准对民办学校进行补助;给予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计算教龄和工龄、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教师同等的权利等。

革新校长任用机制,加快校务公开民主治校的进程。制定出台《宣城市中小学校长选拔办法》,使用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方式来选拔任用校长,切实将办学思想端正、作风正派、大公无私、群众基础好有威望的人推上校长岗位。 (本报记者 袁万兵 整理)

●关于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的建议

何光华(特邀界别)

近年来,宣城市美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环境整治任务艰巨,规划引领作用不突出,公共服务欠账较多,产业支撑不强,长效机制不够健全。

针对以上问题,现建议如下: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建设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美好乡村建设,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的参与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农民拥护、社会关注、全市上下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突出规划引领,建设好重点示范村。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

推进综合整治,打造幸福美好家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污水治理,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农村供水、供电、公交、通信、信息网络、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健全农村居民养老、医保和社会救助等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

加快产业发展,推动兴业富民。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着力打造风格各异、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美好乡村。

健全管理机制,巩固建设成果。按照“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要求,全面加强美好乡村长效机制建设,确保美好乡村建设“永不褪色”。 (本报记者 袁万兵 整理)

●关于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建议

夏玉洁(工商联界别)

宣城市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中,存有一些难以回避的矛盾与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业总体实力较弱,工业园区发展不快,发展要素制约偏紧。为此,建议如下: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对优势企业实行差别化政策,“一企一策”、“一企一组”地分类扶持,打造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使之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加强政策引导扶持,通过建立健全以财政支助、税收减免、信用担保、政府采购、会计处理、融资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政策,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产城融合为目标,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本着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高水平、增强承载力的原则,大力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硬环境”;搭建好物流中心、融资担保、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软实力”。同时,要强化开发区规划控制和引导,加快主导产业聚集基地建设,实现工业园区特色化、产业发展集群化。

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破解“用地难”。将工业企业用地纳入年度用地保障计划,加大闲置土地和厂房清理盘活力度,加强标准化厂房规划与建设。破解“用工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制定返乡务工优惠政策,提高工资待遇,真正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破解“融资难”。加大对工业项目的信贷支持,狠抓股票首发上市,支持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和中小企业融资网,为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服务。 (本报记者 袁万兵 整理)

新闻推荐

勾勒田园新画面

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这里,四季分明、物产丰饶……这便是皖南,也是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皖南烟叶公司”)生根开花结果的地方。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持续推进,烟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围绕特点打造亮点依托名人建设名城汪立军民主党派界别)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