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收季节,郎溪县涛城镇农田里满是小麦成熟的味道。
“腾腾腾……突突突……”收割殆尽的麦田里,一台“大家伙”仍在不停作业。凡是被大轮压过之地的麦秸,几乎都被这个“大家伙”吸进“肚子”里,只留下地上突起的麦根。仔细一看,原来这些被吸进的麦秸,经过机器的碾磨,都变成细小的秸秆段,秸秆段由回收管被分批次装进麻袋。
“用这样的改装机收集麦秸,每小时能收1.5吨,比之前的手工收集快很多倍。”涛城镇庆达秸秆综合利用公司经理傅国庆告诉记者。据了解,像傅国庆这样的秸秆综合利用公司在郎溪县是首次尝试,面对废秸秆的再利用,这种更加环保的方式正悄然兴起。
“以前农民把田里的秸秆都是一烧了之,这样其实对环境是有很大污染,我希望能给农民提供更多渠道,也算是支持环保事业吧。”谈及初衷,傅国庆这样告诉记者。同时,由于郎溪县农田高低、大小不统一的特殊地理形势,傅国庆还采取不同收集方式,针对烂草、整草或者自家有大拖拉机头的农机户各有不同。
这样的收集方式既满足了不同地形需求,也让傅国庆在最短时间内收集到最多的废料,据了解,目前该县一共有20个这样的收购点,收购点以每吨220元的价格收购,农民和公司达成一致后还会签订收购合同,切实保证农民利益。
来到制板车间,记者看到两台加工机械依次摆放,机器旁有已经制好的板材。“用废料做出板材有防火抗压、阻燃、耐水等功效,作用非常大。”不仅可以制作板材,回收后的废料还可以制作食用菌、秸秆煤、鹅羊饲料等多种产品。
傅国庆算了一笔账:“除去人工费、机械费、油费等,还有利润空间,而且这样好的产品不担心没人买,现在已经有一笔订单在商谈中。”首次尝试,最让傅国庆头疼的还是机械问题。有时候,正在作业的改装机,就因为操作不当使得机器无法正常工作。“现在一切都刚刚开始,问题自然很多,但是既然想做这件事就要想办法做到底。”傅国庆说到。
新闻推荐
6月20日上午,郎溪县毕桥中心小学组织学生来到革命烈士夏雨初烈士陵园,开展了“聆听革命红色故事,接受革命红色教育”活动。  ...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