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天气晴好,在新郎川河王村大桥东侧,一群身着迷彩服的水乡大汉聚集河畔一展身手。
“指挥长同志,全县防汛抢险演练队伍集合完毕,演练是否开始,请指示!”“开始!”随着哨声响起,只见迷彩服们动作迅速,各就各位,郎溪县2014年防汛抢险应急演练竞赛拉开帷幕。据县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比赛分为打桩抢险和加筑子埂两个项目。竞赛目的是为了提高抢险队伍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和实战水平,确保防汛工作取得胜利。”建平、飞鲤、新发、毕桥四个乡镇的民兵抢险队参加了本次竞赛。
打桩比赛中,冲锋哨子一响,几十名民兵像脱缰野马冲上去。他们抬起4米长的木桩,削尖桩头,然后用绳索固定木桩,搭起木桩天桥。几名壮汉扎好马步,抬起天桥,一名队员飞身跃上天桥,快速攀爬,抡起大锤,狠命地砸向木桩。在大锤的重力打击下,木桩一寸寸往下沉。
“毕桥镇,加油!毕桥镇,加油!……”在为兄弟鼓劲的王师傅说:“今早我吃了三个大肉粽,打起桩来特来劲啊!我已经打了三把了,待会继续上,一定要拿第一。”赛场另一端,飞鲤镇的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比赛成绩遥遥领先。飞鲤镇一位50岁的老队员告诉记者:“打桩最重要的是全体队员配合默契、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就能成功。”
短短十几分钟,队员们满头大汗。木桩沉到只剩1米时,每打进1厘米都非常困难,大汉们轮番上阵,抡起大锤拼命砸向木桩。终于,到了木桩红线位,木桩稳稳地插在地上,飞鲤镇夺得了第一名,队员们发出阵阵欢呼声。
上午10时,加筑子埂竞赛开始。队员们头顶烈日,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装土、运输、麻袋……经过不到半小时的奋战,抢险队们迅速筑起长8米,高1.2米的子埂。经过裁判,最终建平镇获得第一名,飞鲤镇第二,新发镇第三。
新闻推荐
七律三首·印象郎溪朱恩三之一雄鸡一叫惊三省,立体交通势位嘉。石佛山颠观日出,南湖村里品鱼虾招商谋出新模式,商贾牵来数万家。贫困多灾随逝去,高楼林立绿无涯。之二 (新声韵)千年古镇焕颜娇,九...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