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郎溪县十字镇施吴村东坡村民组的张百顺老人来到村里为民服务中心办理户口分户证明,工作人员打开村级网格化管理平台,核对了家庭信息后,很快开好了证明,前后不过几分钟。张百顺老人高兴地对村干部说:“以前来村里办事不知道找谁,只能一个人一个人地问,一个门一个门地进,得跑好几趟才能办成。现在好了,村干部都在大厅里,进来就有人领着办,一趟就能办成,真是太方便了。”
当前,越来越多的基层事项需要在乡村一级进行落实,庞大的工作量,加之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手段,致使许多村级事务在简单的重复、流失、再重复中循环,不能实现信息的沉淀和村级事务管理的自我提升。针对这一情况,郎溪县结合农村工作实际,认真践行群众路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依托村级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整合行政管理及政务服务等多方面资源,全力推进“智慧乡村”平台建设,力争全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提高基层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12年7月,郎溪县十字镇施吴村建立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将30个村民组划分成7个片区,每个片区每户村民的信息全部录入平台管理,并将村民们关心的全程代理事项、计划生育、民生工程等信息也收录平台。施吴村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后,通过新的机制将党员、村民组长、互助组长、村级服务志愿者广泛的团结在村两委周围。每个人都是网格化管理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网格化管理的受益者,促使村级事务管理主体从单一向多元转型。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引入,整合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上面千条线”与“基层一张网”之间的有机衔接。定格、定人、定责的管理,让“服务零距离”这一目标得以真正实现。该平台的建立,使得村干部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十字镇施吴村主任余元跃说:“乡村网格化使我们跟群众走得更近,我们更加便于为老百姓服务,更直接一些了。”
借鉴施吴村网格化管理成功经验,郎溪县以“信息化引导、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心连心服务”为目标,从三级联创三级联动、科学设岗优化团队、落实政策调整结构、适应变化信息管理、信息共享提升技能、网格管理连心服务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网格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9个乡镇的网格化信息平台全部建成,9.23万个家庭、29.28万人口纳入该系统的1998个区域、615个网格中进行管理,县域内数据信息实现共享管理和全覆盖。
新闻推荐
郎溪讯(王祖清)7月25日上午,郎溪农商行姚村支行行长肖新权,来到姚村乡夏桥村,上门看望他个人结对资助的贫困生小石同学。在小石家中,肖...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