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绿坡,村庄变“氧吧”……近年来,森林增长工程的推进和农民绿化意识的增强,让郎溪县新发镇农村自然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变,农民们在“氧吧”村过起了幸福生活。
初秋,笔者从新发镇政府出发驱车十分钟,来到了官桥村庙头村民组,只见整个村庄被绿色笼罩,一幢幢白墙灰瓦二层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水泥路宛如一条条白色的带子曲折伸向村庄尽头,连接着每家每户,不时有鸟儿从丛林中惊起,发出悦耳的叫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我们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空气清新,心情舒畅,这种幸福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起现在的生活,在村子路口偶遇的村民理事会长刘咬齐这样赞不绝口。
刘咬齐边走边介绍,庙头自然村位于官桥村南部,全村总人口293人,地势以丘陵为主。过去村里以种植业为主,一季水稻一季油菜,另外还有山芋、棉花,然而一年忙到头也只能保个温饱。于是,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山地和旱地渐渐地荒芜了。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村民们开始在村中种苗木,一时间,村里所有的空地都栽上了树,不仅环境美化了,空气净化了,村民们也致富了。
顺着村中主干道向前走,只见路边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是香樟、广玉栏、雪松等绿化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庙头自然村是2006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点,也是2013年省级森林村庄。”随行的新发镇副镇长胡国江有感而发。“现在这里就是一个天然氧吧,许多已经搬到集镇上村民每到周末都回来度假。”
向前行不足30米,转过一道弯,路的左边是一块开阔地,一盆一盆的盆景映入眼帘,紫薇、红枫、红叶石楠等景观植物竞相争艳,一位老人正弯身修剪枝叶。旁边就是老人的屋子,里面彩电、冰箱、空调等电器一应俱全,且收拾的很干净。“我现在和老伴两个人住,儿孙们都搬到镇上去了,吃喝不愁,没有事的时候就侍弄侍弄花草,即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心情。”这名叫陈济堂的老人笑呵呵地说。“村子里现在可热闹了,有广场,有文化书屋,每到傍晚村里年轻妇女都到广场来跳健身舞。”
从陈济堂家出来不远就是村民文化健身广场,几个村民正在广场一侧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现在生活好了,吃得好,穿得好,我们现在没事就到广场上锻炼身体。”62岁的村民郭家和一边运动一边说。
“既然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我们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美好乡村过程中,既让群众口袋鼓起来,也通过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等让农村绿起来,亮起来,过上有滋有味的好生活。”副镇长胡国江笑着说道。
当谈及下一步工作时,胡国江充满自信地介绍:继续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一方面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农村绿化,打造森林村庄,让一个个村庄变成村民生活的‘福地\’、‘氧吧\’。
傍晚来临,原本寂静的广场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三两两从家中来到这里,聊天、听音乐、跳舞,整个村庄显得安乐祥和……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年来,宣城市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将农业产业化经营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地推进农业产业...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